面对孩子不该做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守住底线和原则,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孩子,阻止一错再错。
作者:慢热的喜(爸妈精读作者)
前几日,在湖北武汉,黄鹤楼景区内,一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抱进展览区的围栏内,并给摸着展品的孩子拍照。
周围一同看展的其他孩子,看到此番举动,也向家长嚷嚷着要效仿,但是都被家长劝阻了。
拍下这个画面的一位杨先生说:不顾他人参观感受,感觉这人挺没素质的。
评论区也有网友留言质问:家长就这素质,能教育出好孩子吗?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对父母说过: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
为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最低底线。父母道德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孩子是否拥有真正的道德评判能力。
只有父母对自己的言行高要求,孩子才不至于太差。
有问题的家长,养不出有素质的孩子
就在上个月,河北秦皇岛一景区内,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母亲为了哄孩子开心,从孔雀身上拽下了一根长长的羽毛。
孔雀被吓到后,赶紧跑得远远的。
视频上传到网上,有网友发出疑问:家长都这般无视规则,那么孩子长大以后是要变成什么人?
人民网评更是直接点名批评:为人父母者,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有的家长,做不到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还为了哄孩子开心,无视规则,没有底线。
这样的家长,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试问:真的确定可以吗?
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博主在地铁上遇到了一家三口,爸爸拿着两大塑料袋的东西,妈妈拿着包,可以看出来是刚从超市出来。
刚开始,女儿安稳的坐在父母中间,过了一会,孩子坐不住了,开始找爸爸要吃的,爸爸不给,女孩去求助妈妈,妈妈说:地铁上是不能吃东西的。
孩子问:为什么?
“因为吃东西会产生垃圾呀,你看咱们现在在地铁上周围是不是很干净?如果每个人都吃东西,都把垃圾扔到地铁上,那到时候地铁上就都是垃圾,没地方落脚了对不对?”
“嗯。”
“所以咱们回家再吃。”
“好吧。”
小女孩又想站在座位上够车厢上方的扶手的手环,妈妈把小女孩拉下来坐着,告诉她:你站在座位上,座位不就脏了,脏的座位你想坐上去吗?”
“不想。”
“对啊,那别人肯定也不想,所以我们不能站在座位上。”
为了防止女儿无聊又乱动,妈妈跟女儿说:“你看爸爸的胡子,你去揪一根下来。”
女儿就“听话”的去揪爸爸的胡子,爸爸每当女儿的手摸到胡子的时候就故意努嘴晃头,女孩总是揪不到。女儿的注意力被成功的转移,一家三口也玩的很开心。
不由此感慨父母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此有素质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应该也不会差。
与之相比,上文提到的那些孩子,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实,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拼的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事方式。
有素质的父母,同样会带给孩子有道德的教育,而行为道德有问题的父母,养不出有素质的孩子。
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是否还有人记得孙小果。
昆明当地人叫他“南霸天”,曾是所有百姓心中的噩梦,更是女性的梦魇。
央视政论专题曾公开过他被执行死刑前的画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双眼泛红,流下了眼泪。
然而恶魔的眼泪,换不来一丝同情。
有人说:活这么多年便宜他了。
孙小果从18岁起轮奸女性,20多年来犯下了无数个滔天罪行。
涉黑涉恶,恶迹昭着。
回头看他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的悲剧,正是来自母亲对他无底线的爱。
17岁,想上警校,未成年不符合入伍要求,母亲非法操作,改年龄也要满足孩子。
儿子因强奸被捕,母亲的第一反应不是向受害女生道歉赔偿,反而利用自己职务之便,改年龄给孩子脱罪。
对于孙小果的种种犯罪行为,母亲孙鹤予从不考虑儿子行为的是非,总是会找借口来为他辩解。还通过各种手段,让儿子实际逃脱了惩处。
她说:“儿子出那个事,让我很头疼,真的,一个实际上对这类的事情,案子吧,实际上我们是很憎恨的。
但是当时我也在想,他确实那个时候确实不满18岁,小孩长大他就会懂事了。”
对于孙小果当时的犯罪行为,家长不是去教育、纠正,而是动用非法手段去没有底线的包庇袒护。
导致的结果,是孙小果更加觉得有恃无恐,犯下更为恶劣的罪行。
林丹曾说:球出界了,丢掉的一分还可以拼回来,做人做事越过了底线,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挽回。
为人父母,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替孩子扛下一切后果,这不但会让孩子意识不到后果的严重性,还会让孩子形成无法无天的性格。
郭麒麟的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从《庆余年》开始,他就一直广获好评,而他之所以那么讨人喜欢,和父亲郭德纲的严格管教有很大关系。
郭麒麟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定了许多规矩,平时也少不了打骂。他和师兄们一起生活,除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早起跟师兄们一起练功。
有人觉得这样的管教过于严厉,但郭德纲回答说:
天下爹娘没有不疼孩子的,你宠着孩子但是外面的人不全是他亲爹,你把他骂够了,出去之后就没人再骂他了,你说是你骂他好还是让外人骂他好?
把他管好了,大了就知道好处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格管教,郭麒麟从小懂规矩,性格沉稳,处世低调,讨人喜欢。
作为离孩子最近的人,父母不仅要做遮风挡雨的大树,更要做指引前路的明灯。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那些在风华正茂的日子里未能迷途知返的少年,也是这个道理。
父母如何做,才能给孩子好的底线教育
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差异,背后是人与人之间信念和价值观的差异,但是关于生命教育应该秉持的底线必须要有。
要给孩子优秀的底线教育,可以试试朝这三个方向靠近:
1、解决好父母本身的问题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对名青少年进行了长达13年的跟踪记录。
统计发现,如果父母有过犯罪经历的,那么孩子的犯罪率要比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高出4.5倍。
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解决,孩子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韩国作家李柳南,在《妈妈的悔过书》中说:
以前如果孩子有错,我会叫他们写悔过书,但不是只有孩子要写悔过书,即使大人做错了事也应该写悔过书。
父母不正确的言行和态度,会影响着孩子的原则和底线。而父母对待错误的方式,同样也影响着孩子。
在要求孩子“写悔过书”之前,应该先“写好自己的悔过书”。
2、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出国留学临行时,他叮嘱儿子: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养育孩子,如同种树,在根上没有被滋润过,没有以品德之养分灌溉过的孩子,即便将来成了大器,心中无光,也会走偏。
3、及时修正孩子的问题
看过一条之前的新闻,杭州城西山水人家小区内,发生了一起轿车被孩子划伤的事件。
两个小男孩用石头划伤了多辆轿车,物业公司随即报了警。
其中一位男孩妈妈在确认是自己儿子所为后,向派出所打了电话,主动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并且,当晚在小区内各个楼道口张贴了道歉信。
同时,男孩和妈妈一起,挨家挨户到被划车主家道歉。
孩子折了8只纸船,纸船上写着“对不起”送给车主,并请求对方原谅。
登门道歉时,妈妈告诉孩子:这门铃一定要你按!这是你犯下的错,你要勇敢面对。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对别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战地记者闾丘露薇说过:
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并不矛盾,也必须同时存在。不然的话,爱,就会变成溺爱。
面对孩子不该做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守住底线和原则,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孩子,阻止一错再错。
像心理学家科胡特所说: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最好的界限原则。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成为一颗优秀的树,才能推动另一棵树变优秀。
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人会继续生活,他还把你教给他的一切传递给他的后代。
作者简介:慢热的喜,富书专栏作者,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首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