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代王安石:《梅花》
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本组图片拍于七年前的二月末,明媚的阳光下游人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端着“长枪短炮”在黄鹤楼前拍梅打卡,留下美好的记忆。
眼下封城之际,望着窗外那空旷的街道,不由得又回忆起当年那美好的一幕幕场景。虽然景区也随之封闭,但那一株株美丽的梅花不时浮现在眼前,此刻,你还好吗!
拍梅花的同时,我还喜欢观察赏梅的游人,这几位两鬓斑白的拍客来自南方,不远千里,为武汉的梅花慕名而来。不仅在黄鹤楼,东湖,武大,青山公园等景区的梅花也大受追捧。
瞧这架势,既专业又专注!
咱和这位老哥隔花对拍,也许他至今还保留着我和他相仿的影像!
为啥各地游人对武汉的梅花情有独钟呢,因为,梅花是武汉的市花,早已声名远扬。加上黄鹤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纵览武汉三镇的绝佳位置,在新年前后登楼、赏梅就是最佳的旅游行程组合了。
恋人在花丛中,笑!
年,梅花当选为武汉市市花。梅花之所以能被选为市花,原因有三:一是梅花具有傲霜斗雪、凌寒绽开的风骨;二是武汉的梅园在规模和研究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三是湖北自古就是梅花的故乡。
“气吞云梦”!秦汉时,野生梅就散见于大江两岸,并用于医药。隋唐时,其食用药用价值就受到人们重视。南宋时期,武汉一带居民栽培梅花已很盛行。明清时,武汉黄鹤楼、卓刀泉、梅子山都是赏梅的佳处。以前洪山一带一直有种植梅花的民间习俗,称为“瓶插梅花迎新春”。
令人遗憾的是,去年入冬至今,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笼罩武汉,原本计划的武汉梅花节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最后将“凌寒独自开”的诗句献给那些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人们,辛苦了!众志成城!武汉加油!战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