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公元年的三国时代,当时该楼是夏口城一瞭望守戍楼,晋灭东吴后失去了军事价值,逐步演变成官商行旅必游之处,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千古绝句,使黄鹤楼闻名遐迩,登楼远眺武汉风光尽收眼底。
历史上的黄鹤楼屡建屡废,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次建于同治七年,毁于公元年,唯一遗留下来的是铜铸楼顶。从北宋至建国初,黄鹤楼还是道教的名山圣地,为吕洞宾传道、修行和教化的道场。道藏记载,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还留下了成仙圣迹,而且是在楼头留下的圣迹。年重建在距旧址约一千米的蛇山峰岭上。
黄鹤楼名称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流传比较广的是,此地原为辛氏开的酒店,有道士为感谢她的千杯之恩,临走时在篮子里拿出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橘黄色鹤,只要宾客一来,墙上的鹤便随着歌声蹁跹起舞助兴,从此生意兴隆。十年后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一天穿着衣着褴褛的道士又飘然而来,辛氏说愿意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客人笑道,我哪里是为这而来,便取出笛子吹起了曲子,只见朵朵白云往下飘,画上的黄鹤也随着白云飞,道士便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道士,便用赚下的银两就地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为辛氏楼,后来改为黄鹤楼。现在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楼层内外绘有以鹤为主体,有云纹花草和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这首吊古怀乡之作,即应景而生情又饶有风骨,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楼目睹此诗,十分折服的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