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描述类是中考诗歌阅读考查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形式有:
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的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和联想,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年·江苏省盐城市)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⑴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⑶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分)
本题“描绘”就是“有文采的翻译”。但不能只是翻译,可以结合翻译适当展开描写一下。
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年·湖南省娄底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本题中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之景物,通过“直”“圆”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七年级语文上册
观沧海(曹操)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峨眉山月歌(李白)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所表现的景象。
低头回看回乐烽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令人顿觉冷飕飕。
秋词(刘禹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云霄,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
潼关(谭嗣同)
“河流大野犹嫌束”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腾仍嫌受约束。描绘出了一幅黄河奔腾的雄壮画面。突显诗人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
七年级语文下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回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逢入京使(岑参)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晚春(韩愈)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请你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賞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望岳(杜甫)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大自然特别钟爱泰山,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
泊秦淮(杜牧)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体现的画面。
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约客(赵师秀)
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
八年级语文上册
野望(王绩)
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带着猎物满意而归的安逸、闲适的画面。
黄鹤楼(崔颢)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使至塞上(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渡荆门送别(李白)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字内)。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3.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流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有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饮酒(其五)(陶渊明)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春望(杜甫)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2分)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意对即可)
雁门太守行(李贺)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彩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下阕的画面。
无风的水面,平静澄碧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请展开想象,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所展现的景象。
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暮色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词人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醒了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
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送友人(李白)
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过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
九年级语文上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中所展现的画面,并概括其特点。
戍楼上传来了沉重单调的更鼓声,阻断了人们的来往;秋夜的边塞传来了一只孤雁的哀鸣。整个画面给人凄凉沉寂之感。
商山早行(温庭筠)
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传出的,行人的足迹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九年级语文下册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请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现的画面。
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住,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
3.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所展现的画面。
山路蜿蜒,几番回环就看不见友人的身影,伫立凝望着,茫茫白雪已空无一人,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展现的画面。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勤相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展现的画面。
月光映照在河面上,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浣溪沙(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展现的画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