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两首脍炙人口、经久流传的送别诗,这两首诗在状物、抒情、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各具匠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更是送别诗中的名篇。作者通过“黄鹤楼”“烟花”“孤帆”等一系列的意象,创造与友人分别的情境,将别离的情感抒发得含蓄微妙。李白出川游历时与名满天下的孟浩然交往,后生对前辈的崇敬之情在李白的诗中依稀可见,李白在《赠孟浩然》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诗中的“故人”一词,可见两人友情深厚,推想当年应该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送行的地点选择在文人墨客汇聚之地———黄鹤楼,黄鹤楼本身的神秘色彩也为本次的送行增添了浪漫气息;送行的时间正好是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天。当友人乘坐的小船挂起了风帆,渐行渐远消失在水天相接之时,诗人依然伫立楼边,将情谊托付给滚滚东流的江水。这番景,这份情,绵延悠长。文字间流露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总的说来,诗中情景相生,情义绵绵,给人以明朗清新之感《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原名《阳关曲》,也是一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从题目上看,诗人送的是一位叫元二的朋友出使安西。诗人为远方的朋友饯行,临别依依,频频劝酒,并写下了这首感情真挚的作品。传说此辞一出,唐人歌入乐府,成为送别之曲,到“阳关”句,反复歌唱,称“阳关三叠”,亦叫“渭城曲”。刘禹锡《与歌者云》诗云“旧人唯有何勘在,更与殷勤唱渭城。”胡应麟《诗薮》云:“初唐绝,蒲桃美酒为冠县;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说,“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由此可见《渭城曲》流传之广,动人之深。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托物寄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下简称《送孟浩然》)用“烟花三月”描绘出繁花盛开、春意盎然的阳春景象。在这明媚的春光里送别友人去繁华的扬州,惜别之情油然而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下简称《送元二》)借“朝雨”、“青柳”渲染了悄怆幽邃、凄神寒骨的意境,此时送别友人去荒蛮之地,生死难测,怎能不让人神伤心碎。两首诗都是触景生情,情与景高度的融合在一起。《送孟浩然》把惜别之情融化在“长江水”中,抒发了惆怅之情,《送元二》把牵挂之意浓缩在“酒”中,表达了依依不舍。托物寄意是两首诗共同的特点。因两位诗人性情不一,所处的时代不同,在意境营造、抒情方式、思想情怀等方面也是迥然相异的。
同是相送,意境有喜忧之别。李白送孟浩然时正值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繁荣,送别的季节又是“烟花三月”,春意正浓的时候,再加上友人是去繁华的扬州,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诗和抒情诗的气氛中进行的”。美景令人悦目,挚友让人留恋,惜别中有祝福、羡慕和欣悦。《送元二》是送友人去荒凉、偏远的边塞。当时处在河西走廊西头的阳关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去向西域的通道,阳关以西是穷荒绝域,满目萧然。此时朋友出关不免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亦会倍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此去前路艰险,朋友的安危使诗人在分手时充满了酸楚、担忧和祈祷。“朝雨”“青舍”“新柳”等景物的冷色调最能代表诗人的情怀。
一喜一忧形成了意境上的反差。同是“托物”,意象有动静之分。《送孟浩然》诗人情系长江东流水。友人的船已经“天际流”,诗人的情却如影相随。水到扬州,情到扬州,水到天外,情至天外。可见黄鹤楼上的李白遥望得多么专注、多么出神、多么长久、多么真挚。这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的思绪与波涛汹涌的江水融为一体,随着江水而跳动,伴着友人而去,情真意切。《送元二》心寄一杯离别酒。这杯酒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真挚的情谊的一杯浓郁感情琼浆”。古诗中借酒抒情的诗句很多,李白的“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李清照的“东离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都是借酒袒露真实的情怀。送元二的这杯晶莹、静谧的酒更是浓缩着相惜、相依、相别之情。这一动一静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不同的心境。同是抒情,方式有曲直之妙。《送孟浩然》全诗无一字写友情,却句句有离意。“孤帆远影”四个字以为妙绝。诗人把依依惜别的深情都寄托在这景物之中,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曲径通幽,让读者回味无穷。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含蓄的诗才能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李白的诗大多雄壮、飘逸,婉约的诗句并不多,如《越中贤古》中写出了宫女沧桑的“唯有鹧鸪飞”、写迁客骚人贬谪之忧的“西望长安不见家”等,读来却也清新细腻。而《送元二》中“劝君”二句直抒胸臆,尽吐牵挂之情,听来自然流畅、荡气回肠。一“劝”字、一“更”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千言万语、千愁万绪。“故人情、离别恨”拨动着离人的心弦,此诗因此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明代学者胡应麟亦说此句:“自中口语而千载如新”,可见其艺术感染力。
同是相别,胸襟各有千秋。《送孟浩然》一诗中用“烟花”形容“三月”,描绘出烟雨迷蒙、鲜花绽放的阳春景色,而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又何尝不是烟花满地呢。李白的歌咏自然之美的诗句很多,如“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等,而《送孟浩然》这首诗在“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方”里尽情泼墨,表达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送元二》中送友人去边疆卫国。当时唐朝受到西方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王维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他也因此写下了《使至塞上》、《出赛作》等名篇。
诗人深知战争的无情,深知此路凶险,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了期盼,盼友人平安、盼国家强盛。所以这一杯酒寄寓的是对友人的命运、国家的兴衰的牵挂,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的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让我们见证了唐代诗歌的繁盛,领略了唐代诗人的胸襟,成为唐代诗歌中两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