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湖北的酒,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都是白云边,但还有一款酒在老酒友心目中也非常的特别,是“湖北人喝了年”的酒,它就是黄鹤楼酒。
黄鹤楼酒是三大清香型名酒之一,还是湖北唯一一个获得了“中国名酒”称号的白酒。
作为以湖北著名地标“黄鹤楼”来命名的酒,照理来说,它的地位是要远远高于白云边的,可事实恰好相反——它不仅没能盖过白云边,反而还被劲酒、稻花香甩在身后。
更令人觉得惋惜的是,这样一款湖北酒,居然是由徽酒古井贡控股的,也就是说,它已经不能被当做是湖北酒了!
不少湖北酒友对这件事都表示非常的痛心,也感觉到了莫大的讽刺。
“作为湖北知名品牌,以地标命名,怎能卖与他人?难道湖北还养不活一个品牌吗?”
“喝不喝先不说,但作为湖北尤其是武汉的重要地理标志品牌,为什么不好好保护?湖北人更应该爱自己的品牌啊!”
酒友们怒其不争,却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作为湖北老酒友心目中的“朱砂痣”的黄鹤楼酒,到底怎么了?
声名鹊起
黄鹤楼酒最初叫汉汾酒,早在上世纪20年代,它就在众多国货的夹击下,一举摘得了“中华国货展览会”的桂冠,后来更是连续2年在全国评酒会上,拿下了“中国名酒”的称号。
声名大噪的日子里,它凭借着自己优良的酒质,俘获了不少酒友的味蕾,还创造了连续3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好成绩!
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还不算结束,它甚至还借着开放的风冲出了国门,并连续5年成为了湖北出口白酒的第一名!
跌落神坛
年,黄鹤楼酒厂历经了体制改革,彼时几乎所有的酒厂都在大刀阔斧,可之前的荣耀让黄鹤楼满心懈怠,只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于是很快陷入了低潮期,仅2年的时间就停产了。
一直到03年被武汉天龙收购之前,它都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但后来即使被收购,也没能改变当下的颓势。于是在年,它又再次被古井贡收购了。
虽然说不再是彻底的湖北酒,但如果能“背靠大树”茁壮成长,或许湖北酒友们心中还没有那么难受,可偏偏如今的它混得也实在不怎么样。
产品线混乱不说,就连当年获奖的特制黄鹤楼的老工艺也给弄丢了,现在卖的黄鹤楼酒,除了名字之外,和当年可以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
没有了老工艺和品性,如今的黄鹤楼只是空有皮囊罢了。
黄鹤楼酒想要复兴不是不可以,但它却忘了,对于酒友来说,名酒称号不重要、复刻老酒也不重要,只有好酒质才是最重要的。
它曾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却没能跟随时代一起成长,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到最后就连初心和灵魂也丢了,想要重现名酒风采,怕是难上加难。
如同黄鹤楼酒一般淹没在酒海中的好酒不胜枚举,它们可能没能跟上时代、也可能丢失了做酒的初心;它们可能如同全兴大曲一般“遭遇横祸”,也可能像秦池酒一样“生不逢时”。
但这些可惜、这些好酒蒙尘从来都不会是个例。
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好酒想要出头,空有好酒质是没用的,木台厚道酒就是这些正在成长中、却又难以出头的好酒的缩影。
产于茅台镇的它,在国家一级品酒师、“茅台八仙之一”冯小宁的勾调技艺的加持下,有了一身的“茅香”,虽然根正苗红,但更多的却是充满了新生命的活力。
一般酒友在刚喝酒的时候都不太会选择酱酒,因为酱香酒是所有香型白酒中味道最重的,别说是新手了,就连很多有十几二十几年酒龄的老酒友都很难驾驭。
这款酒在闻香上,走的还是茅系酱酒的路子,但是入口却更加的柔和。
没有了强烈的辛辣刺激,适口性就会变得更强。酒体上的丰满和细腻,也不会让老酒友觉得寡淡,可以算得上是“老少通吃”。
但它就属于典型的空有好酒质,没有好经营的酒。本来能借着在贵州的小爆冲出省门,可偏偏因为跟不上时代、没有宣传,导致如今只能在贵州盘桓。
不过话说回来,名气小也不全是坏事,至少销量稳定,可以一直做小批量的精细勾调,现在它稳定的酒质,也算是因祸得福吧!我是麟大官人,一个每天认真更新美食知识和技巧的博主,如果您觉得看完我写的文章对您确实有一点帮助,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