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用心体悟,用爱铸就。这些照片,个性化的抒写,展现了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目及之处的真实。这些照片,如一颗露珠,折射出抗疫的七彩。平凡而令人感动的一个个瞬间,朴实无华的表面之下,是一颗颗闪光的灵魂,画面被定格,留在记忆里,成为永恒;他们,所有的他们,都会铭刻进这座城市的历史,转录成一曲曲爱的序曲,拨动心扉……
暗夜前来,黎明而归。多年以后浓缩一句新春,春节临近,本来应该全家人相聚过一个详和春节,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隔了14亿人的脚步,打乱了人们正常节奏……
疫情肆虐,武汉疫情告急,1月23日,武汉封城。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打造就此拉开,这是一场对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考研,同时,也考验这场疫情中的每个人。
2月24日,我随河南摄影小分队由郑州出发到达武汉,遵从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统一调配,为全国援鄂的医务人员拍摄“天使肖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用镜头记录了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医疗队员的千余幅肖像,为他们留下了援鄂期间“最真实的一面”。
我渐渐了解到,他们中有推迟婚期的、有瞒着父母的、有孩子面临高考的、有妻子即将临产的……有时候,说着说着,触动泪点时,他们泪水在眼中涌满打转,令我我不忍直视。
告别付锐摄浑泪告别付锐摄问起为什么要来武汉,每个人给出的都没有高大上的缘由,基本都是源自医生的职业使命。世间根本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灾难当前,只有用生命守护生命,以责任诠释担当,才能以平凡铸就伟大。
我在武汉静谧的深夜,拍摄了环卫工人、社区保安、外卖小哥、蔬菜分配员、货车司机……这些平凡的“守夜人”,他们用自己跳动的心、热的血,在寒冷的夜幕中默默坚守着岗位,守护着城市,温暖着家园。他们是普通人、是城市守望者、也是战“疫”中不屈的“逆行者”。
夜幕降临,向武汉小东门天桥向环卫工人在紧张的拍摄工作之外,我时常抽时间前往武汉标志性建筑和知名景点航拍,想通过这些特殊时期的特别地点,以鸟瞰的视角记录城市空净的景观,以便对比启封后熙攘的喧嚣。从黄鹤楼、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到首义广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再到光谷广场、楚河汉街、高铁编组站;从开始捕捉到重要岗位孤独的坚守人员和运送生活必需品的稀少车辆,到后来上班车辆的日渐增多;从寒冷萧瑟的冬天,到花香四溢、春风拂面的温暖,无人机的镜头在武汉上空如飞鸿般划过,轻抚着伤痛下的大地,记录着城市越来越美的景色,也见证了春风沐浴下繁花似锦、落英缤纷中逐渐好转的武汉正等待着启封的到来。
豫鄂情深,挥泪送别。河南省第四批支援通过对武汉特殊时期十几个地标性建筑和景点的拍摄,让人们阅读了春色中武大校园的樱花依然灿烂、黄鹤楼依然古朴宁静、首义广场依然开阔壮观、鹦鹉洲大桥依然矗立云端……虽然每一处景观都美得令人窒息,相比往日的喧嚣繁华,作品中的静谧却体现着诸多的无奈与凄美;但也给人传递了疫情之下、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人间皆安的信息,也更能激起人们内心的凛然不屈。
再见了,亲爱的武汉!付锐摄
在武汉的一个多月,我先后创作了《守夜人》、《看见》、《瞰武汉》等多个图片专题,尤其是《瞰武汉》,成为了近期网络上的一组红图,也得到了网络上众多点赞。但对于我这个年轻的摄影人,武汉的所见所闻更是一次身心蜕变,让我感觉自己是一名战士,能够为国家战斗而热血沸腾,一次次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使命感,让我从未有过如此笃定自信。虽然时间较短,但将令我一生受用。
3月23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付锐摄3月17日,武汉黄鹤楼夜色。付锐摄摄影家付税简介:90后年轻小帅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板块策展人、三门峡国际生态摄影大展策展人。
在武汉拍摄期间的付锐作者注:本文文图均属原创,转载需向作者联系!
逆行武汉影像战疫三个月纪念,勇士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