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武汉非遗系列直播,吸引百万余名网

杭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69940.html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7日讯(记者范雅琴)11月27日上午,在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长江日报展厅,长江日报“武汉非遗,一直精彩”直播活动的第二天,汉绣传承人王子怡、武汉剪纸传承人毛明月做客直播间。连日来,武汉非遗系列直播累计吸引百万余名网友在线观看,现场也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围观驻足。

王子怡的汉绣作品富有文化底蕴,让国际友人认识武汉

长江日报“武汉非遗,一直精彩”直播活动现场。记者刘帅摄

汉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遍布三镇的传统绣铺到云集上万绣娘的绣花长街,汉绣风靡之时的江城家家绣花、户户刺绣。汉绣传承人王子怡是汉绣国家级传承人黄圣辉的弟子,年外交部在蓝厅举办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时,她以汉绣为媒展示荆楚文化特色。当天,王子怡现场展示《我从长江来》《英雄城市》两幅汉绣作品。

两千多年前楚文化至今仍深植在汉绣之中、一脉相承。王子怡说:“汉绣有别于四大名绣的地方在于汉绣更注重个人设计,富有浪漫的艺术风格。”在日常创作中,王子怡遵循“一画、二绣、三修饰”的原则,不仅在技法上下足了功夫,还通过“寻根”深入学习楚文化。王子怡说:“要做好传承必须要以文化为基础来进行创新,再通过融入当下的时代精神,让作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现在汉绣已经为生活所用,大到屏风,小到卡包,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民间艺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现在王子怡带着她的汉绣作品,不仅走入了社区、高校,还走向了国际。王子怡回忆起在丹麦、美国等地交流时的场景振奋不已,她说:“看到国外友人通过汉绣了解武汉我真的太开心了,还有国外友人因为喜欢我的作品将祖传的扣子送给了我,让我备受感动,文化魅力无国界。”

毛明月紧跟时代步伐,用剪纸讲述红色题材、时代故事

毛明月现场讲解《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我与武汉同行》的剪纸作品。长江日报记者刘帅摄

武汉剪纸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兼顾南北的技法,既有北派粗犷写意,又有南派精雕细刻的神韵。今年60岁的毛明月作为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紧跟时代步伐,用武汉剪纸讲述红色题材、时代故事。年,他创作的《保卫大武汉》被武汉市政府作为友好交流礼品赠送给俄罗斯,后被俄罗斯卫国战争博物馆收藏。近年来,他创作的英模人物长卷在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展出,《战“疫”日记》《武汉保卫战》等剪纸作品则被武汉市档案馆作为抗疫实物收藏。毛明月当天带着他近期创作的《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我与武汉同行》《建党百年系列》作品向网友展示。

在毛明月的剪纸创作中多以刀刻为主,他说:“对人物的刻画,刀刻更生动,神情更逼真。”这些年,毛明月用一把刻刀,将上千张红色纸张精雕细琢。毛明月说:“我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对剪纸的技艺要传承和创新。”至今毛明月都记得师傅刘志标对他说的话:“你要在我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刘志标通过剪纸来展示武钢的风貌,开创武汉工业剪纸的先河。“我就想我在人物的肖像上要有所突破”,毛明月经过两年多的练习,他的剪纸作品“线线相连,刀刀不断”。目前毛明月的剪纸工作室不时有剪纸爱好者慕名前来,他也将他的作品在社区、学校进行展出。在他的刀尖下,有时代的气息,也有他对生活的热爱。

11月28日,长江日报还将继续在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现场进行非遗直播,给网友们讲述木兰传说、黄鹤楼传说等非遗项目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