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700亿建中国第一高楼,如今12年过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26358.html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米芾

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从古至今留了很多璀璨的建筑。其中,楼阁是非常典型的建筑,它代表一种精神象征,也是我国建筑史上辉煌的一笔。比如现在还保留的有,黄鹤楼、岳阳楼、蓬莱阁、滕王阁等等。

而且在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雅客对楼也情有独钟,比如崔颢写的《黄鹤楼》、王勃写的《滕王阁序》等等。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如今城市中早已高楼林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座花费亿却仍然烂尾的中国第一高楼,即天津的高银大厦。

第一高楼的12年风雨

天津高银大厦位于天津市西津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该大厦由中央商务区、商品房居住区还有环亚国际马球场主题公园构成。有趣的是它的名字,为什么叫做大厦。

首先,该大厦一共层,在我国一部经典古书《易经》曾经提到过,奇数为阳,相反偶数则为阴。阳代表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大厦在结构上很多地方都利用了“7”,比如它的高度米,层数为层。

大厦于年开工,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年年底的时候,该大厦完成了地上8层的主体结构。年,中建三局完成了这个中国第一高楼的承建工作。这时,主塔结构高达米,非常顺利的突破了米大关。并且,在年该楼32层以下开始投入使用。

年,大厦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同年年底,外幕墙也完成了封闭,预计年将会全部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年,天津日报还发表了消息,建筑完成后的大楼高度米,意味着它将是中国第一高楼,仅低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结构第二高楼。

截止年,大厦拆除了首个塔吊,计划在同年下半年将会完成第二台塔吊的拆除工作。两座塔吊的拆除,将为后面的建设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条件没想到的是,本该年完工的大厦,完工日期推倒年,但是到了年,对外又宣布继续推迟,直至今日。 

“它”到底长什么样

聊完第一高楼的12年风雨经历,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号称中国第一的高楼到底什么样子吧。

天津大厦,不仅具有现代建筑美学,而且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该大厦的设计方案,是由国际著名建筑大师李华武先生完成的。就像我们上面说的,该建筑方案运用了《易经》负阴抱阳的智慧。

这个大厦从外面看去四四方方,也是为了取四平八稳的寓意,而且美观大方。大厦的外面也是极简风格,建筑从下面看直耸云霄,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寓意大厦会蓬勃发展,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大厦的建筑立面设计的也非常精心,幕墙是竖条由顶部一分为二,又从下面的大堂汇聚,利用线条的变化加强了整个大厦垂直的节奏感,在高度上给人以高耸的感觉。大厦的外面采用的是银色反光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灿烂的光辉。

大厦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顶部顶着一颗“钻石”。中国的古代建筑,讲究天圆地方。所以,大厦的外体是非常方正的,大厦顶部巨大的“钻石”呈现圆形,这样就符合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据该大厦项目总经理介绍,大厦是将高新技术集于一身,共创下国内外11项纪录。里面娱乐场所很多,有游泳池、餐厅、咖啡厅等等。有人会想,这么高的楼在天津哪种地质情况下会安全吗?为了大厦能稳固,建筑使用了多根米长桩作为基础。

而且,为了解决突发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大厦每隔15层就设计了一层避难所,而且大厦的钢结构上涂了五六厘米厚的防火涂料,基本能在高温下坚持三小时。所以,大厦不仅建筑美观,而且安全设计上也可以说是非常科学的。

大厦的“主人”

这座花费亿的中国第一高楼的主人,就是高银集团主席潘苏通。潘苏通年生于广东韶关,13岁的时候移居美国,父母皆是有名的商人。由于自小顽皮,不喜欢上学,所以便早早学习经商,受父母影响,他在生意上确实很有天赋。

在年的时候,开和松下电器合作,做起了贸易生意。年在香港成立松日集团,年将松日通讯变更为高银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后又易名高银集团,高银集团旗下的高银金融在香港上市。

潘苏通从做贸易生意再到地产,后又进军金融投资行业。潘苏通一直都在考察各个市场,将集团业务越来越多元化,最终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

年,高银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其中让潘苏通一夜成名的就是这座花费亿的中国第一高楼——高银大厦,为中国华北地区建筑了一座罕见的摩天大厦。

潘苏通带领高银集团,花亿建中国第一高楼,如今12年过去,高楼却成最大烂尾楼。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传言是因为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再加上后续资金跟不上,所以停在了那里。为了弥补巨额花费,高银集团已经变卖了很多地产项目。

不过,有消息称年大厦会完成收尾工作,正式投入运营。这样的消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还是希望这座气势磅礴的第一高楼可以灯火辉煌,发挥出它的经济价值。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饶臣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也逐渐完成。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座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表现,更是人们拼搏向上美好品质的体现。每座城市需要有一座地标建筑,让每天看到它的所有劳动者对每一天充满希望和向往。

当然,希望每一座大厦都是辉煌的利于眼前,不能像大厦一样,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劳民伤财。如今,死气沉沉的立在那里,真的不是它应该有的归宿。

最后,希望大厦真的能像传闻那样,年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