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或者是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当时是要求背记下来的,作为优秀的学生,我自然是背得住的。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估计知名度极高,大概背过诗的,没背过诗的,读过诗的,没读过诗的,基本都会知晓这一句。以前经常设想自己也经历过诗的意境,也能送送友人,或者被友人送别。更想的则是下扬州去看看,去转转。
据说,一个名叫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Kubin)的德国学人在读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后,被诗中的意境吸引和打动,从而对中国和中国文学产生了兴趣,想做德国的李白。于是,他跑到北京来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后为成为著名的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当然,我对这些的认识始于两年前在云南师范大学的一个诗会上。
大概是师大的西南联大新诗研究院搞的一个诗会,或者说是诗歌节类似的活动,我跑去沾文气。从别人手里借了一本册子过来翻阅时,看到法国老表穆沙和德国老表顾彬的诗作。穆老表的诗名《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