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经典的6首扬州诗词,哪一首才是扬州

白癜风传染么 http://m.39.net/pf/a_4722919.html

扬州,古称“广陵”,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中国第一运河城”的美誉,历史的沉淀和特有的品质,给这座温婉的城市留下了仅属于自己的经典。

她是一座被诗词浸泡过的城市,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并留下数不下的华丽篇章,今天我们就从其中选出6首最经典的扬州诗词,你觉得哪一首可以当扬州的名片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公元年算起,这首诗已经传颂了一千二百多年,成为扬州影响最广泛、最深沉的广告语。

“烟花三月下扬州”被清人誉为“千古丽句”。三月扬州,烟雾弥漫,繁花似锦,那是赏不尽、看不透的阳春烟景啊!

短短七个字,便将扬州的绮丽、梦幻描摹到了极致,谁读了这样的诗不心旌摇荡,恨不得立即登舟上马,直奔广陵?

当我们盯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不放时,不要忽略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之感,但诗人一直目送友人的小舟到看不见为止,含蓄委婉地流露出对友人离开的依依不舍之情,空留长江水在友人离去的尽头流淌,侧面衬托出诗人伫立之久,展示出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感。

真是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扬州,是唐代诗人杜牧身上的标签之一,他曾在扬州做官生活过一段时间,写下了不少有名的扬州诗词。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中诗人自己描绘的浪子形象看似潇洒,实则蕴含着浓浓的悲凉之意。

“落魄江湖”写出了仕途的不得志,“十年一觉”写出岁月蹉跎,人生失意、内心的空虚靠酒和青楼歌舞来抚慰,但“载酒行”的“酒”与其说在欢场是用来助兴的,不如说是用来消愁的。

杜牧在扬州不仅没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华,反倒因为纵情声色,在青楼留下一个负心薄幸的浪子名声。

流连青楼醉生梦死最后也有梦醒的时候,梦醒时除了蹉跎岁月与青楼中的骂名更无一物。

杜牧此诗回忆自己扬州生活有些许自嘲的意味,然而因为这首诗太过有名,“青楼薄幸”就成了杜牧身上的标签。

此诗句句精彩,多被后人诗词化用,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其《金缕曲·寄梁汾》一词中化用此诗第一句:“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

当然最有名的化用是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赠别》

杜牧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大和九年(),杜牧离开扬州赴京任监察御史,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时与妓女赠别所作。

宋代词人柳永曾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杜牧是“多情”似“无情”,自然也是伤别离的,所以对着离别的酒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

诗的前两句写惜别之情因为情深故而无法表达,后两句则写蜡烛有心替人伤心流泪,堪称妙笔。

其中“到天明”三字又写出告别宴会持续了一夜也没有结束,从侧面写出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深情。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是我的最爱,第一次读就已倾心,不过你要为我什么原因,却又说不出来,只觉得诗境自远而近,远景空阔,近景透明,到了诗末,更觉余音袅袅。

因为这首诗,很多人爱上了扬州,都想在空蒙的月色下走上二十四桥,寻找那月色下吹箫的美人?你是否也如此呢?

《游淮南诗》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这是张祜眼里心里的扬州,足令人以死相托。

写这诗的也未必是老年人,只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己,脱口来上这么一句,也算是对扬州城的“生死相许”。

真是惊魂句!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首诗是用说反话的说法来反衬扬州的可爱。

开头两句回忆扬州少女的可爱。诗中的“萧娘”、“桃叶”都是代指少女,但他们“难胜泪”、“易得愁”,给人一幅愁眉苦脸、泪眼向人的形象,这实际是从反面写出了扬州少女的惹人怜爱。

后两句,诗人运用“明月”、“无赖”装点出扬州城的无限风姿,并以月色三分,扬州便占去二分为比喻,可见诗人对其是何等赏目,也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无数人读后对之万分向往,“二分明月”也由此成为扬州的代称。

以上的6首扬州诗词,每一首都让人爱不释手,你觉得哪一首才是扬州的“名片”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