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是伤口上开出的花有奖征文

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5789.html

千百年来,古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心灵花园,那些“如花在野”的动人文字,有飞花回雪之美;那些“迢迢春水”的千古情怀,有惊涛拍岸之阔。无论是幼时吟诵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还是青春放歌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不用说人至暮年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都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不论高低起伏、喜怒哀乐,古诗词都悄悄埋伏在人生十字路口等我们。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经历的山川风月,我们也在经历。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总有一天,我们的眼泪与古人的眼泪相遇,我们的微笑与古人的微笑重逢。

今天是世界诗歌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谨摘选江南才女潘向黎最新古诗词随笔《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中《行走在时间的旷野》一章中的精彩内容,以诗歌为媒,穿越时空一起回到“曾经风雅”的古诗词大花园中探幽赏奇,领略古诗词之美。

鲁迅文学奖得主潘向黎

为感谢广大读者对这本书的厚爱,文末有福利,请积极参加“遇见最美古诗词”主题征文活动,前所未有的好礼等你拿。

精装全彩任伯年插图本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限量签名本

行走在时间的旷野

文/潘向黎

天地无情,人生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抗拒,悲欢离合,转眼成空,面对时间,谁能不在某一个时刻被这种无处可逃的巨大伤感击中呢?怀古诗,其实是被击中的伤口上开出来的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的诗,这一句最有力。

这是《与诸子登岘山》开头的一句。大气。在孟浩然的笔下不常见。孟浩然的好处是一种淡素之美,一般人不会觉得他的诗和力量、气势有关系。但这一句除外。可见当时感触特别深,不写他特别擅长的景物,也不徐徐地抒情,直接就是突如其来的一个念头,或者说一声叹息,却好。因其慨然,又叹得大。

孟浩然这首诗是这样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首诗伤感,但伤感得浩瀚。天地无情,人生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抗拒,悲欢离合,转眼成空,面对时间,谁能不在某一个时刻被这种无处可逃的巨大伤感击中呢?怀古诗,其实是被击中的伤口上开出来的花。

……

怀古诗,其实还可分几个小主题:第一种是慨叹时光无情,人生短暂,“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有时寄托生不如意,有志难伸的悲凉之感和抑塞之气。这种怀古诗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当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第二种,慨叹世易时殊,物换星移,兴废更替。有的是单纯的感慨,有的也寄寓自己的心事。如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第三种是赞颂或同情某个历史人物。往往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暗含自己的境遇。比如杜甫写诸葛亮的《蜀相》《八阵图》、《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当然,怀古诗常常不止一个主题,比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和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都兼具一、三两个主题。

第四种是感喟王朝兴衰、人世沧桑。也分“及物”和“不及物”两种,前者纯感慨,后者还会进一步,反思前人功过和兴亡原因,有的暗含现实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如刘禹锡的《金陵五题》、《金陵怀古》等。

论怀古诗,必须说到刘禹锡。他的怀古诗,识见剀切,语多警绝。仅《金陵五题》,问世后就让白居易读了“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而且指着其中《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句,说“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白居易没有具体说激赏的理由,但李慈铭的看法大约给出了解释:“二十八字中,有无限苍凉,无限沉着,古今兴废,形胜盛衰,皆已括尽,而绝不见感慨凭吊字面,真高作也。”(《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唐人万首绝句选》)

这二十八字是:“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五题的另一首《乌衣巷》,也是传诵人口的杰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金陵怀古》也特有奇气、字字精神:“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十字真是字字立于纸上。这是名句,也是刘禹锡怀古诗中蕴含的主题,它道出了一个至理: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如果统治者昏聩腐朽,地形再险要都无济于事。结尾则暗讽唐代统治者并未吸取历史教训,自以为关中百二山河之险可以依仗,沉溺在享乐之中,连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都还在流行,借古讽今,意味无穷。前人赞叹:“才识俱空千古。”

确实,刘禹锡的怀古诗,在见识上是超过唐代绝大多数诗人的,包括杜甫。杜甫对诸葛亮是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来无条件推崇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最后两句是败笔,简直抵消了“万古云霄一羽毛”一半的好。

来看刘禹锡如何写同一个题材: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十个字说尽了刘备一生的功过得失:能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这样的贤相帮他建立蜀汉政权,可惜嗣子不肖,刘禅全然不能效法父亲的德行。结果呢?只落得蜀国原来的妓乐们,在魏宫的宴席上歌舞。这一舞,蜀之亡国便无须明言了。“凄凉”二字涵义自深,蜀亡令人感到凄凉,同时面对国势衰颓而当权者仍不知重视人才的现实,诗人更感到无尽凄凉。再一层,刘备英雄一世,诸葛亮神机妙算、鞠躬尽瘁地辅佐,转眼基业被庸碌无能、全无心肝之辈断送,而后人未必能吸取其中教训,盛衰转眼,兴亡无情,思之能不令天下人感到凄凉?

刘禹锡等于在说:人才决定兴亡成败,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相形之下,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将蜀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诸葛亮不幸早逝,而“运移汉祚终难复”将原因又归之于国运使然——汉祚气数已尽,诸葛亮也无力回天,为尊者讳复为贤者讳,没有触及失败的真正原因,更没有揭示历史规律的洞见。

杜甫这位仁厚君子,用情深挚,但始终不脱一个臣子的角度,“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快不成诗了,思想上的局限影响了艺术的完成度;而刘禹锡,他是审视的,眼光是洞穿历史和现实的,他相对超然,所以他的见识一点不曾拖累了才华。

刘禹锡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最臻神妙:“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借西晋灭东吴事,兼及六朝衰亡,证明山川之险、防御之固都不足恃,人事昏庸必定导致覆灭,可叹此后几代统治者也未警醒,以至于历史一次次重演,六朝均国祚很短而相继灭亡。如今终于天下统一了,旧日堡垒都残破于秋风芦荻之中——及时总结历史经验也好,不铭记败亡教训也罢,兴衰成败都是人的事情,大自然是永恒的。

“随手插得‘几回’二字,便见此后兴亡,亦不止孙皓一番,直将六朝纷纷,曾不足当其一叹也。”(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六朝纷纷”,“不足当其一叹”,在其他唐诗中,似乎都不曾领略到这样的力量和魅力,因此如果有人将刘禹锡这首列为唐代怀古诗之冠,我会欣然赞同的。

选自《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人民文学出版社年3月出版

这是江南才女潘向黎最新创作的一部与古诗词“性命相见”的作品。这是一部缘情而起,缘情而止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涌动的是一份跨越千古、悲欢相通的赤诚之情。全书既一往情深说古诗词妙处,更是以情贯之谈人生,父女亲情、佳人爱情、故人友情,读来令人动容。

年,作者一家与友人合影,后排左一为潘向黎

这是一部臧否人物,谈古论今的“性命相见”之作。大家闺秀的江南才女,爽直明快,个性鲜明,语出惊人,多发前人所未发之语。这才是打开古诗词的正确姿势,如对挚友、披肝沥胆,大胆表达,恣意通脱。

这是一本温婉似玉,心思如水的别有怀抱的心灵笔记。作者带领我们在“如花在野”的古诗词大观园里探幽赏奇,说的是体己话,谈的是寻常情。小说家的恢弘想象,女性文人的体贴入微,把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时光深处的古人写活了,每个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向我们走来。

今天,是世界诗歌日。“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为了致敬心中的“诗与远方”,为了记录生命中那些与古诗词“性命相见”的瞬间,那些被古诗词重重叩击心扉的时刻,我们与江南才女、著名作家潘向黎一起邀请广大读者穿越千年与古诗词对话,隆重举办“遇见最美古诗词”主题征文活动。

请围绕一首古诗词,写下你与它如何动情相遇的(如《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写的,作者在一个秋日的黄昏被《赠卫八处士》惹得泪双流)。欢迎原创的古诗词随笔,字数以字以内为宜,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字数限制。

活动时间为:年3月21日——年8月21日。请以“遇见最美古诗词征文”为题,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至qingchu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