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洪山巾帼在行动四十九澎湃

吉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580343.html
                            

以初心啄玉课堂,用匠心筑梦云端

发起抗击疫情的倡议,医院建设,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云端教研,研发数学拓展课程,指导青年教师上好网课。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湖北省特级教师董艳同样不停教研,她倡导的“全喻数学”深度教学观,受到了学生、家长一致认可。

联名发起抗疫倡议

医院建设

2月2日,一封抗疫阻击战倡议书在洪山区教育系统教师群、家长群中传递,引发积极响应,点击量突破1.9万。倡议发起人是湖北省特级教师董艳、肖洁。她们联名号召洪山教育人:值此危难时刻,要听党指挥,积极贯彻上级部署;为人师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既见号召,又见行动。在疫情最吃紧时,洪山区要将石牌医院,作为洪山区第三小学挂职副校长、武汉市黄鹤英才,董艳主动申请要参加这项紧急而艰巨的工作。无奈那次区教育局只安排了学校男教师参战。2月20日,洪医院,董艳再次主动请缨,这次她终于如愿。

从搬抬桌椅到整理床铺,从打扫卫生到物资收纳,医院建设现场处处有她的身影。笔者得知,当时董艳身体状况一直不佳,长期需要服药的她因为疫情一直无法买药,回到家整个人几近虚脱。

事后,董艳表示,“国家培养我们,此时此刻,我们洪山教育人就该站出来出一份力!”

停课不停研

用匠心筑梦云端

虽不能白衣执甲,到一线搏击新冠病毒,但董艳同样奋战在自己的战场——空中课堂。作为特级教师,董艳在大年初二就准备线上教学工作。

春节期间正值疫情肆虐,全市各小区已经被封闭起来,居民和车辆一律不能外出,但是授课所需的教学设备还在学校,董艳向社区申请一个人外出。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她沿着空旷的街道一路走到学校,来回近三个小时,终于取回授课设备。

在线的云端授课,不同于以往面对面教学,需要优化课程设计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机,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深度互动,董艳可谓下足了功夫。

为了更好的与学生互动,董艳一直坚持以直播的形式上课。虽然看不见屏幕那头的孩子,但董艳的课堂上学生丝毫没有违和感。担心网络临时不给力影响效果,所以每节课她都会提前录制以做备份。夜深人静录课的效果最好,为了不影响年迈的父母和中考的孩子正常休息,董艳常常在深夜端着电脑躲在卫生间里办公。特殊时期资源有限,从寻找合适的PPT模板、背景音效,到录制和剪辑出满意的视频效果,董艳常常会打磨至深夜。

其实,作为资深教育人,教学多次获全国大奖,此次空中课堂云端授课,董艳本不必花太多心思,但是“从不重复以往教学设计”的她还是异常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董艳常说:“每一节对于孩子都不可能重来,要以对生命的敬畏,上好每一节课。”

捧着一颗教育初心,带着一份育人使命,精琢细磨每节数学课,董艳希望能陪伴全区的孩子们在“云端”感受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

名师工作室精心研发

让学生居家玩转数学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如何化“危”为“机”,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意义”?在空中课堂在线教学中,这是董艳思考最多的问题。她很快找到了答案——把艰难的抗疫转化为宝贵的生命大课,把单调的居家调试成宝贵的多维拔节!

自年以来,以董艳名字命名的湖北省董艳名师工作室围绕“全喻数学”进行了深度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在首批洪山区“小洪空中课堂”区级样本课时,大家看到了董艳的身影。在她精心执教的数学课上,结合武汉抗“疫”背景呈现出“数学理解的全视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数学文化的全渗透、数学价值的全达成”的“全喻”内涵。

为丰富抗“疫”期间学生的居家学习,湖北省董艳名师工作室精心研发小学数学拓展课程——《数学好玩》。这门课程遵循“儿童立场、生活视野、数学表达、快乐思考”的基本理念,以“游戏”为形式,以“魔术”为媒介,在“数学”的操作与思考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表达和交流,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数学好玩》从2月10日起推出,每天一期,从未间断。课程已辐射到新疆、陕西等各地,参与师生达数万人次,给广大小学生的居家学习带去一抹亮丽的色彩。

创造发展平台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作为特级教师,董艳不仅率先垂范勇挑重担,更是不遗余力为年轻教师创造发展的平台。她告诫老师们——“此时的历练,皆是未来的序言”。

从2月10日起,董艳组织全校教师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教学、教研工作中。每一天的听课评课,每一周的专题教研,不定期组织的学习活动,促使老师的专业成长在提速。

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武汉——黄鹤楼》入选洪山区特色课程样本课,董艳推荐李愫老师来执教。经过专家的指导和团队的打磨,从未上过区级公开课的李老师在空中课堂受到广泛赞誉。

第二轮空中课堂的课程启动后,董艳推荐学校的课程中心袁沫主任来执教三年级的数学课。袁沫主任年仅30岁,工作不到五个年头。给他安排这样的任务,是因为董艳一向认为——年轻教师的成长需要舞台,更需要引领。

为了3月底高质量的完成授课任务,董艳与袁沫的磨课从3月初就开始。考虑到年轻教师执教大课的经验比较少,董艳从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到一节课的设计框架,甚至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都给予精心指导。网络教研最大的困难就是细节的沟通,尤其在课件制作的标准和要求上,远没有面对面交流来得容易。常常为了视频中一个画面的呈现、一段音乐的播放、一句话的抑扬顿挫,需要花上比平时多数倍的时间。师徒二人只能不断观看,不断打磨,不放过一丝一毫的不完美。

从“个人优秀”走向“团队卓越”。疫情期间,洪山三小作为一所开办不到一年的新校,学校参与区级空中课堂授课的教师达12位,占比52%。每一节抗“疫”课里都藏着全校教师团队一份深沉的爱。

冬去春来,董艳和她的团队捧着一颗教育初心,带着一份育人使命,群策群力教研、精琢细磨教学,教育人的担当与责任描绘抗“疫”中美丽的风景。

来源:洪山大学之城

原标题:《抗击疫情,洪山巾帼在行动(四十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