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李白写给友人孟浩然的送别诗。
孟浩然就是写出“春眠不觉晓”的作者,此刻他要到广陵去,广陵就扬州。李白送别孟浩然,写下这篇优美的诗。题目中的“之”,是动词,到、去的意思。
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
唐代的黄鹤楼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激发了无数诗人的灵感,几乎每位第一流的诗人,在作品里都提到过它;它成就了诗歌,也因为诗歌而成为天下名楼。
黄鹤楼位于今天湖北省武汉市,建造于三国时候,最初做为军事堡垒之用,是一个瞭望的制高点。后来因为位置优越,处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上,来往的游人客商都喜欢在这里聚会,观山望江,逐渐成为名胜;又因为有仙人得道黄鹤飞天的神话传说,到了唐朝,更成了诗人们迎送宾客、把酒言欢的热闹场所。公元年春天里的一天,李白与孟浩然在此道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就是老朋友,即指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十几岁,两人意趣相投,李白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可见二人友情。
“西辞”,从地理位置看,黄鹤楼在西,广陵在东,离开黄鹤楼,是向西告别,故称“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是指春天雾霭缭绕的情景,花指的是春天里的百花,烟花三月是形容三月里春光的艳丽美妙:薄雾如烟,鲜花盛开。
因为黄鹤楼在长江中游,而扬州属下游,顺江而下,所以称“下扬州”。
这句的大意就是:在这个薄雾如烟、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里,老朋友要沿江而下到扬州去。
依常情,分别时刻多伤感,但这一次两位性情潇洒的诗人之间的告别,更多的是诗意。对于年轻的李白而言,世界光明而美好,与孟夫子的这次离别,本没有太多的忧伤,想象着老朋友在春天的这程远游,一路上繁花似锦,甚至可喜、可羡。
孤帆远影碧空尽
碧空,是碧蓝色的天空。
尽,是尽头的意思,指的是孟浩然乘坐的船好像驶向了天的尽头。
然而,等到分别真的来了,友人的船已经消失在天尽头,离别的伤怀还是会涌上心头。孤和远两个字,暴露出诗人的心情:孤零零的船帆渐行渐远,最后超出自己的视野,再也望不到了,久久远望后,留下的满是深情。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是“只”的意思。
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一望无际,滚滚流向天边。
此一刻,诗人眼前水阔天空,心头毕竟怅然。
这就是李白,在绚烂的春光里,把依依不舍也写得浩浩荡荡。
黄鹤楼远处大桥下面,就是滚滚长江东流。图片来自网络
尘世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