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中国的两岸情谊在汉一线牵以武

长江之滨,西北朴实遇上东南热情

“他们带我到武汉来,我们乐开怀,九省通衢两岸人,携手展风采……”

盛夏骄阳,抵挡不住青年们的探索热情。7月19日,28名广河县师生乘坐飞机抵达武汉,师生途中唱起“随手拍”活动主题曲《带我到武汉》,兴致高昂。

“能够来到美丽的武汉,认识台湾的哥哥姐姐们,我非常激动。”广河二中高二学生马锐雅爱好音乐,此行她最期待参观武汉大学,并渴望与台湾青年交流音乐文化。

同一天,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以及首次登“陆”的几位台湾地区实习生也在汉集结。

“从动车上看,我觉得武汉是一座古城,去逛街后,我又发现它很繁华,像台湾的西门町。”台湾屏东的青年邱庆龄在大陆创业、成家,生活了10年,首次来汉,他一脸兴奋。

歌曲、小品、舞蹈……20日,在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院举行的开营仪式上,60名两岸青年被分成五个小组,逐一上台表演。临时彩排的节目虽显生涩,但西北朴实和东南热情相互融合,显得诚意满满。

“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为了家人的团聚和发展打拼,是我们天然的责任。”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凤莲现场寄语表示,“青年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感受时代发展脉搏最直接的力量,希望你们以武汉为窗口,看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以交流为契机,看见两岸的未来;以诚意为根本,看见彼此的情谊。”

广河县是原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定点帮扶的对口单位。当天,武汉台资企业会会长萧永瑞表示,青年的未来根植于民族的复兴,两岸需要交流,也需要融合。作为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名誉校长,她向有意来汉就学、发展的广河学生承诺,学院可以提供学费全免的入学名额。

在武汉触摸时代脉搏,感悟同根同源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开启沉浸式红色之旅;登上“天下第一楼”黄鹤楼,眺望三镇风光,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武汉科学技术馆,了解武汉科技创新的广阔前景;参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专题展陈,感悟武汉敢为人先的澎湃力量……

七天六夜的旅途中,两岸青年徜徉武汉胜地,缅怀历史、憧憬未来、体验民俗、触碰科技……在武汉的蓬勃生命力中发现两岸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体悟历史与现实的使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天下第一楼”黄鹤楼前,两岸青年同声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

“和广河的同学们一起脱口而出这首诗,真正感受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台北青年张婉柔表示,“从小在诗词里读到过的地标建筑出现在眼前,这种体验特别好!”

走进湖北省博物馆,“触摸”郧县人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历史留下的痕迹,广河中学学生马秀芳说,“亲眼看到这些文物,书本上的历史好像‘活’了过来。”

台北人刘乐妍,祖辈是湖北人,却是第一次深度游玩武汉。在东湖沙滩浴场,她感叹,“这里好神奇!没有沙滩,却建出一个海边沙滩的氛围,虽然是人工搭建,但管理完善,特别舒服。武汉真的把生态、环境、娱乐融为一体,我真的为此骄傲、高兴!”

7月22日,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国际服务交流中心,广河学生和台湾青年与身处甘肃、台湾的父母视频连线,吐露真情。

“欢迎同学们来台湾玩!”连线中,高雄青年蒋成圃的妈妈对广河学生发出诚挚邀请。她还透露,不久的将来,她也将首次赴大陆旅游、参观,领略祖国的山水好风光。

蒋成圃还分享了自己的“北漂”经历,他感叹大陆创业“舞台”之大、机遇之广阔,并鼓励广河的弟弟妹妹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握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年们还一起乘坐了地铁,体验武汉飞速发展的现代交通网络。“只需要手机绑定银行卡开通移动支付后,就可以点外卖、坐公交、地铁、购物等,生活十分方便。”首次来到大陆的几位台湾青年表示,回台后,他们也将向家人朋友推介便捷、快速的武汉生活。

来源:湖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