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谁说等待不教人懂得爱新民晚报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153160.html

疫情升级前,我们在维也纳游荡,一出旅店就能望见触目惊心的黑死病纪念柱。逛完美泉宫的酥宝抱怨:“每天都要走三万步,好希望哪天一步也不离开房间。”一语成谶。回到上海后,所有人的状态就倏地统一成居家,“隔离等待”。

史无前例的漫长假期,就这样被我们遭遇了。宅,不可怕,但韬光养晦、闲暇文艺的宅生活,是不包括“带娃”的。这一点,伟大的老舍早就通过《文艺副产品》和《有了小孩以后》告诉我们了:“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算什么?带娃,让居家工作直接成为“”。

平日乖得像小白兔的娃,足不出户小半个月,也会毛躁得像只猴。一个礼拜网课上下来,坐姿垮得不成样,自动遁入节能模式,每做一项作业就飞奔过来求“抱一下”。

窗台上放满了做科学实验的大大小小的玻璃杯,桌子上摆着排成队列的瓜子仁、橘子瓣。投喂的玩具压根儿经不住消耗:在美景宫买的《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迷你拼图,消磨了两个钟头;年前买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拼图,用掉了大约一个晚上。并且,此过程不停地在“妈妈,你过来”“妈妈,我自己来”两个频道中切换。

橱柜里的小摆设被挨个儿排摸了一遍,酥宝抽出了卷门神图:秦叔宝、尉迟敬德。贴上吧?爸爸说:“停!他们不管用,这时候该贴的是霍去病、辛弃疾。”

这时候手机里万马奔腾,我家的岁月静好全在《中国诗词大会》里。节目安排得够聪明,头一个上场的是五岁半神童,一下子攫住了小观众的心。酥宝第一次看诗词大会,惊讶地感受到了来自飞花令的震撼。日本舞鹤市捐赠物资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恰巧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出的第一题飞花令就是“青山”,而念出王昌龄这一句诗的,正是本届冠军彭敏。

最观照现实的诗句,还是元稹的《以州宅夸于乐天》:“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马上三月了,李白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朋友圈晒书法条幅,端端正正写的是:“不求三月下扬州,但愿月底能下楼。”我,只求:能开学。

每晚,酥宝上床后都要求读一个故事,且一定要“妈妈亲自讲”。网购订书一再推迟发货,幸好家里还有一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和一套上海译文社的《老鼠侦探社》。不带娃的文艺青年这个时候在读加缪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而我在给酥宝念《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几个小时过去了。接着几天过去了。接着几个星期过去了。接着几个月过去了。”谁说等待不教人懂得爱呢?

传染病肆虐时,隔离等待的人的确应该来讲讲故事。名著《十日谈》的背景正是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横行,十名男女宅在乡村别墅避难,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薄伽丘写道:“本书的开端虽然凄凉,却好比一座险峻的高山,挡着一片美丽的平原,翻过前面的高山,就来到那赏心悦目的境界;攀援的艰苦将换来加倍的欢乐。”人是为明天而活的,这场超长待机时间的宅家带娃经历定会进入历史。坚持住,每一家的宝贝!(指间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