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片面地对全唐诗排序难免会引起争议,那也只能窥探到一点零星雨落,无法尽情挥霍盛唐的满纸烟霞。但若想全然了解它的浩瀚烟波,我们将现代科学的手段引入到古典文学的鉴赏中去,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方式。
今天小解就利用大数据为大家专评唐诗影响力排行,这个榜单或许没有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品,比如《静夜思》、《悯农》之类的人人会背的曲目,而且很遗憾前三名都不是李杜诗篇,但却比李杜更加忧伤,满屏皆是孤独。
研究学者王兆鹏于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唐诗排行榜》的书籍,通过对比四个方面的数据将《全唐诗》中的首名篇进行了评选,着重点是历史影响力。这四方面分别是:历代古籍选本的入选率,历代评论家的点评率,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数量,以及文学史著作选入的频率。
四个方面评分的比重为:5、3、1、1,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中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加权求和,最后得到每首诗的综合分值。虽然这种做法抛开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通过影响力指标去评判,但这可以从侧面证明诗的优劣。
我们来看榜单的前十首,杜甫以其《登岳阳楼》排在第五,而李白以其《蜀道难》排在第十位。《全唐诗》共收录杜甫诗首,杜甫是贡献最多的诗人,然而在影响力榜单上,杜师傅仿佛难以继续雄踞。
本榜单的第一名为崔颢的《黄鹤楼》,它的综合指标简直恐怖,几乎高出第二名0.2!而后面的分数都比较贴近,不会超出0.05,可见这一首在唐诗中的影响力堪称一枝独秀,令其他作品都难以追及。我们再来回望一遍那一席空中楼阁。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榜单的二三名作品同样脍炙人口,分别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我们可以发现,前十首的作品几乎都是在盛唐时创作出来的,所谓盛世长歌也。但是这三首诗传达给我们的并不是歌舞升平,而是阵阵家国的哀愁与现世的孤独。难道这就是乐极生悲,于盛世中诱发人生的落寞?
此外,依据此方法也难免选出一些偏冷门的诗,比如第六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和第七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小解分析之后,只发现这二首的“历代评点”这一项比其他的稍多一些,而其他并无突出。不知大家认为这是因为诗人的“走后门”还是机器评选机制的错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