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跟黄鹤楼名字的由来相关的神仙很多,比如费祎、子安、吕洞宾等。昔日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是飘飘荡荡的样子。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这两联中出现了两个“空”字,第一个是从空间角度来写,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是从时间角度来写,强调时间上的渺远,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是晴日里的原野。川是平川、原野。历历是分明的样子。(比如历历在目)汉阳,现在是地名,即武汉的汉阳区,在汉江的北岸。萋萋这个词一定要注意,它指草木茂盛的样子,这一点,很多人都会搞错。鹦鹉洲是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的东北面,根据后汉书记载,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这句诗的意思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关指故乡。日暮时分,不知什么地方是我家乡呢?看着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试想一下,太阳落山,黑夜来临的时候,看着归巢的鸟儿,归航的船儿,离乡在外,漂泊无依的游子自然也要产生归乡思乡之情;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用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概括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把“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据说,后来李白来到黄鹤楼,本来也想写首诗,但是看到崔颢的诗歌之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放弃了写诗,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又据说,李白后来写《登金陵凤凰台》就是要和崔颢一较高下。其实,李白的感叹是有道理的,崔颢的这首诗确实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写景方面,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比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就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而且,崔颢诗中写的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再加上他写景抓住了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这让整首诗层次分明,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相得益彰,李白自叹不如,也就可以理解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