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武汉市黄鹤楼景区游人如织。(11月29日摄)
当日,武汉市黄鹤楼景区游人如织,大批游客佩戴口罩有序登高楼赏美景,大人则带着孩子敲响祈福的钟声。
图为游客佩戴口罩,有序进入景区。
一名来自安徽六安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我想去这个英雄的城市,我想去登黄鹤楼!
年初冬,带着对英雄城市的崇敬,我来到了武汉。当坐了六个小时的车,行驶到武汉长江大桥上,看到窗外宽阔的江面和很多游轮,在即将踏上武汉这片热土时,顿时感慨万千,心潮逐浪高!清晨,我们坐车先来到了武汉长江大桥。看到那气势磅礴、浑然天成的“万里长江第一桥”,蓄满力量的游轮迎风破浪,奔向远方。顺着长江大桥的人行道,穿过一条百年老巷“汉味小吃第一巷”~万户巷。品尝一下武汉地道的热干面,吃一块有名的三鲜豆皮,喝一碗鲜鱼糊汤粉。市井的活色生香,归于相思的味蕾;烹煮的是食物,品味的是渊源。这是禁锢天地的拆封让人们重拾味蕾的享受,多么的不容易,这个小吃街六月份才开张。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里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11月29日,武汉市户部巷美食街,游客在排队品尝特色美食热干面。吃过特色早餐,在武昌区最繁华的司门口天桥下面,拾级而上,远远看到“黄鹤楼公园”背倚武昌城,马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水泄不通、十分拥堵。我一路小跑来到黄鹤楼东入口处,佩戴口罩,出示健康吗,测量体温。通过检测后就跟在人山人海的游客队伍一步一挪往前移,很长时间才进入景区,边爬台阶边回头望去,只见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如潮水般涌动。尽管如此拥挤,举步艰难,可人们都是一脸的喜悦。笑声不断,精神振奋。藏不住的喜悦与兴奋吧!我不停地小跑,从人缝中挤呀,钻呀。走到这里才看到了熟悉的“望江峯楼”几个字,那是通往黄鹤楼的东门门宇,再往前经过“功业千秋”“银波浩荡”“竹露滴清”“绿波高观”字样的门宇,到达“白云阁”。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指的就是这里。在千年古钟吉祥之地,我听到了古钟再次被敲响了,这是今年四月因新冠疫情闭园98天的黄鹤楼在钟声中才重启开放的。我双手合十,在悠远响亮的钟声中默默为家人祈祷,为祖国祈福!愿国泰民安,家国康宁!听钟声震响,看万人涌动。就知道这是一座健康的城市,一座痊愈的武汉。
在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跳舞: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为自己是祖国母亲的儿女倍感自豪,倍感幸运。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继续前行,抬头看见黄鹤楼顶上“楚天极目”几个大字,恢宏大气,古韵深厚。第一层大门“簾卷乾坤”几个大字下面悬挂着大红灯笼,这里就是登楼通道。工作人员在维持队形,有序进入。抬眼望去,黄鹤楼共有五层,实则有九层。一层一层踏梯而上,我一直数到大约个台阶,终于爬到了楼顶。那一刻我心满意足,也感慨不已。
登上黄鹤楼顶,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诵,烂熟于心。登四楼俯瞰长江景色,远远看到雾中长江大桥轮廓清晰,凌空飞架。这座大桥曾经安静了许久,如今桥上车水马龙,长江游轮在江面上穿行不停,重新恢复了喧闹。楼下的京广线是我国一条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疫情期间京广线却没有了往日的气势,十分冷清。现在你在黄鹤楼顶往下看,京广线铁路的列车呼啸而过,一声声汽笛声悦耳动听,颇有气势。来吧,朋友们。登黄鹤楼极目楚天,观大江东去,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伟画卷,感受武汉长江两岸经济发展,走向复兴、灾后重建的蓬勃之势。武汉苏醒了,长江水不可断绝。“乔木亭亭倚篱巷,栉风沐雨自担当”。感谢武汉人民的坚守和独自承受,感谢无数的双手撑起黄鹤楼!(刘华夷郑金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