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一二堂主人读《新选唐诗三百首》之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从侧面写入居庸山之寒冷,“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未做充分准备就来到这里,让人惊讶怎么穿如此单薄的衣服,即见天之寒;溪水因天冷,流动之声都是苦的,以味觉苦写出泉水声细且滞涩,山空则是因为树叶全都凋落,木叶枯干,这一切都因天寒;末两句又用渲染之法,突出居庸山区寒气弥漫,笼罩天地。角度多样,颇有意味。后六句写寒,以应首联“难”字。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
其一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其二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其三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97一二堂主人读《新选唐诗三百首》之高适《封丘作》:陶渊明归去来是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高适想归去来,因为官小且难做。开篇明志,高声大气,不甘县尉之职,以反问强化对小吏俗务的藐视。中间六句写不平,职微无为,百事琐碎,迎来送往,顺从长官之意,或鞭挞百姓,都违背己心,想不明白,便问妻子,结果引来全家笑话,笑其迂腐,笑其孤陋,笑其天真。故而后六句再言归隐之意。当然是说说想想而已,并不如陶渊明坚定决绝,更多是矛盾,故而收尾犹犹豫豫。
封丘作
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98一二堂主人读《新选唐诗三百首》之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前六句开篇明志,高声大气,潇洒飘逸。自许楚狂,歌笑孔丘,是为用典;手持绿玉杖,亮出仙游典型标志,朝别黄鹤楼,留下寻仙行迹;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可见爱寻仙喜名山心意之淳真挚深。中间十三句写庐山壮美,太白不负庐山矣。后十句写游山遇仙,成仙而去。太白山水皆有仙气,太白仙游皆在名山。山水助太白近仙,仙境增山水之神奇。另,此诗构思之理路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同,而表象不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99一二堂主人读《新选唐诗三百首》之严武《军城早秋》:环境描写正属边塞,“入”“满”二字造势有力,“入”带秋风行军之劲,“满”溢云月压城之势,为将军出场、塑造将军形象铺垫充分。后两句写统帅指挥果决,派兵遣将,发号施令,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此为战场上帐中将军形象,李白有诗写作战将军形象,“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战役虽然失利,英雄之气不减。岑参《赵将军歌》亦是正面写将军形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以博喻战,赵将军战无不胜,将战利品单于貂鼠袍挑于枪上,意气扬扬。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一二堂主人读《新选唐诗三百首》之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离别之际都是劝人不必忧愁,各有缘由,或者此去取功名,或者天涯若比邻,或者前路多朋友,或者友情心未远离,“天下谁人不识君”最豪爽乐观,“明月何曾是两乡”最浪漫豁达,“看取宝刀雄”,英雄气壮,“天涯若比邻”,友谊地久天长。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