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一种隐秘的美感光明日报

北京市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729/4228472.html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最容易感知和判断的上声韵诗。但是,换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同样是著名的唐诗,你还能感知和判断这是上声韵的诗篇吗?

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意图(局部),顾麟士绘。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不过,一旦对照孟浩然的《江上别流人》,你将明白“者”“下”两字都是“马韵”“上声”:“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zhǎ,章也切)。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yǎ)。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xiǎ,胡雅切)。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bǎ)?”窥见了此中隐秘,再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zh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xi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xiǎ)。”蒋捷《虞美人·听雨》:“而今听雨僧庐下(xiǎ),鬓已星星也(yǎ)!”以及更早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xi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是不是格外悦耳呢?

上声韵诗是古典诗词中一个最为特别的类型。比起平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对今人而言,不少上声韵较难感知和判定。上声韵诗起源甚早,《诗经》中多有上声韵的片段。在著名的《古诗十九首》中,就有5首纯粹的上声韵诗,最为著名者当属《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fǒu,房九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历代研究者之所以较少专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