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在清明时节,以诗情跨越千年,沟通古今,与充满浪漫文化意境的“飞花令”撞个满怀,这种体验果然享受至极!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特别策划的“大美中国·诗话清明”融媒体直播节目引发全网热议,7小时覆盖祖国春日各地盛景的慢直播,无缝衔接3小时诗意盎然的移动直播,共计10小时的超大直播体量,为网友们献上了一场清明时节的人文饕餮盛宴。
不仅如此,在微博、抖音、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台上,很多人也看到了关于“大美中国·诗话清明”的口碑好评。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场充满诗情画意的直播看得人神清气爽,与清明时节相得益彰,果然还是中华传统文化养人!”
晋陆机《文赋》有言,“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意在表达中华文化之博古、精深,集百世之优良,聚千载之风采。新时代下,“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将中华优秀诗文化融于新兴互联网直播节目中,实现了文化的跨次元传播。
尤其是在直播过程中,网友参与度最高的“飞花令”环节,其创意十足的设计更是实现了艺术性、欣赏性及文化传播价值的多维统一,真正展现了何为大美中国。
古“令”今用感知传统文化底蕴
跨越千年找寻文化浪漫诗意
清明时节暖阳至,一戏“飞花”尽开颜。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网友们来说,“飞花令”一词或许并不陌生,它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饱含诗词之趣。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潮流的兴盛,“飞花令”这一独具高雅脱俗气质的“游戏”仍然备受文人雅士抑或年轻群体的喜爱。不少观众更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而对“飞花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大美中国·诗话清明”特别直播节目更另辟蹊径,将“飞花令”巧妙融于直播中,让网友们可以重温那些经典古诗词,感受诗词之美,享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更令人惊喜的是,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独具创意,借“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对“飞花令”进行了改良和升级,在整场直播中以“大美中国·诗话清明”为“飞花令”关键词,每一个关键词对应一个著名诗句,在吟诵诗句后再播放与诗句意境相关的视频片段,让网友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色彩和情感格调。
比如“大”和“美”两个关键词,就分别对接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和“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两句诗词。直播的一系列的布局环环相扣,以“飞花令”的形式巧妙串联历史与当下,将文化之美与江河之美、口腹之美完美贯通,彻底打通了观众的“五感”。
古“令”今用、古“玩”今赏,“大美中国·诗话清明”不仅让网友们重新认识了古代“酒令”文化的深厚魅力,也让网友们感知到了古代人的娱乐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充盈了诗文化知识,不失为一场精妙绝伦的美丽“邂逅”。
跨越千年,沟通古今,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到“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的温暖,每一句诗词都仿佛载着网友们“穿越”回古代,回望作者所身处的历史长河,感知他们创作时的独特心境,浪漫而又极具感染力。
艺术表演陶冶诗词文化情操
多元丰富内容诗话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带着深埋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在传统文化的浩瀚中品读历史、寻根中国,借助“飞花令”的传递,给网友们带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诗文化饕餮盛宴。
更有意义的是,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实力,邀请到众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和演员们,通过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诗词诵读、文化学者们见解独到的相关解读,为观众提供了全面提升诗词鉴赏水平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全面释放了自身的文化科普价值。
直播当天,诸多精彩亮点接连上演,尤其是现象级大剧《人世间》剧组“以诗重聚”的名场面,更被网友迅速捕捉到并全网热议。
“周家老三”周秉昆的饰演者雷佳音录制VCR,朗诵了一首《登科后》,将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迎着浩荡春风纵马奔驰的得意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仅如此,“周家老二”宋佳、“周家二姑爷”王阳、“周家三儿媳”殷桃、“周家大儿子”辛柏青、“周家亲友团”张凯丽也分别献上了《忆江南》《绝句》《大林寺桃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首佳作,与清明时节的春景相得益彰。
而在《人世间》里饰演“周家妈妈”的萨日娜则亲临演播室,与“周家”一众晚辈、“周家”亲友团隔空相逢,让观众感受到了春日里的温馨和煦之美。听到“小儿子”诵诗,“周妈妈”甚至感到惊喜,觉得“小儿子”的状态和情感都有了很大变化,朗诵得非常美。
与此同时,著名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也在演播室中对雷佳音等演员所吟诵的经典诗句、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延展,令观众受益颇深。可以说,在一众文化学者、演员的助力下,“大美中国·诗话清明”缔造出了“活着”的文化艺术之美。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随着“飞花令”关键词“中”和“国”对令的释出,在《“字”从遇见你》中“笔”和“典”两集里挥毫出镜的北京中学老师陈昂,及嘉宾顾问、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中心主任杨海峥来到了直播间,和观众们一起展开了一场奇妙的文字之旅。
直播中,杨海峥为网友们讲述了文字的种种奥妙,例如殷墟出土的甲骨中“立中”的含义;陈昂就着“飞花令”挥毫赠新“诗”,还为网友们普及了“自求多福”原本具有“把握自身命运”的正向含义……一系列与诗词和文字相关的知识点经讲解后变得通俗易懂,很多网友都在弹幕留言“受益匪浅”。
除了文化学者们的高能讲解,不少演员也参与到“飞花令”和诗词环节,用心分享出符合他们心境的诗词名句,不少网友感叹于“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巧妙的直播编排,一首首符合清明节气的诗词在演员们穿插推进的诵读下更具意蕴。
春光正好,清明将近,白鹿以诗“绘”江南春景,用一首灵动深情的小诗勾勒出一幅春日思乡图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气磅礴的景色描述、浓烈的思想情绪让人们对大美中国瞬间心生神往。
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让无数国人为之动容,但是在玉门关外,却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折柳寄情更是一种奢望,当我们享受着春风拂面之惬意,卫国戍边的战士们却依旧冒着严寒守卫国土。迪丽热巴则用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既表达了她对戍边战士们的敬佩之情,也为网友们传送了折柳寄情的情深意切。
此外,郭京飞、金晨、张桐、朱一龙、王洛勇、肖战、王骁、杨皓宇、宁理、张光北、李庚希等演员的深情朗读及对诗词寓意的剖析,同样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参与对于诗词文化的民间传播起到了积极的助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文化更是名扬海内外,它凝聚了中国人的才情和浪漫,借此,“大美中国·诗话清明”传递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民俗文化动感式传播
用诗词之美打开世界大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的诗词文化穿越千百年,既有诗以咏志的豪情壮阔,也有传情互诉的风花雪月,它记录着每一个时期的人文气韵、风土特色,回望滚滚诗词长河,中华的诗词文化用高情远韵之姿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文化瑰宝。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文化传播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倾听诗词之美、感受文化背后的意蕴,而“大美中国·诗话清明”深谙受众诉求,用这场清明云诗会直播,为青年群体开启了这场融合传统与潮范儿元素的诗词文化视窗。
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新媒介形态的深度交融,实现了民俗文化的动感式传播,也赋予了中华民俗文化全新的活力与生机,不仅仪式感满满,更凝聚社会共识、塑造民族核心力,让青年群体真正爱上中华传统文化,重拾民族文化自信。
综合来看,“大美中国·诗话清明”直播节目中以“飞花令”来串联诗词的形式更是实现了诗词文化的创意性延展。巧具心思的新颖形式完美展现了诗文化的深厚底蕴,传递了中华大美的磅礴气势。
直播中文化学者们对诗词的解读以及演员们的正能量朗读,更是为诗词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赋予了正向引导,这种以年轻人喜欢的形态传播诗词文化的新颖直播方式,为传统文化的进阶传播树立了新标杆。
大千世界,气韵勃发,“大美中国·诗话清明”不仅仅给青年一代提供了赏诗鉴诗爱诗的平台,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为新时代下中国故事传播打开了世界大门。
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国有“酒”也有“故事”,好的文化需要世界共享,“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口碑的爆棚让我们看到了创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
直播这一“窗口”开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大美中国·诗话清明”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魅力,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吸引更多全世界的文化爱好者前来了解、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