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天下江山第一楼极目楚天纵览千古风

先后几登临被称作“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为其雄伟壮观的身姿所赞叹,为其千百年来的坎坷经历、风云变幻所敬佩,为其所沉淀的文化韵律所折服。一座巍峨的楼阁,耸立在奔流不息的长江边,一座历史名楼,留下了多少名人名人轶事,传承了多少风流韵事。可以说,黄鹤楼既是一座供人游赏的名楼,更是一座让人吊古探幽的文化名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在武昌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并与晴川阁、古琴台共称“武汉三大名胜”。

走进第一层大厅,只见正面墙壁是一幅“白云黄鹤”的巨大陶瓷壁画。它记载着黄鹤楼的美丽故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一首《黄鹤楼》不仅将黄鹤楼名扬天下,而且也将黄鹤楼的神话故事传达千古。对于黄鹤楼的来历有很多美好传说。

其一:在古时候有一个姓辛的人在这里从事卖酒生意,有一天,来了一位衣着褴褛的客人,虽然身材魁伟,但依然是一副落魄的打扮,他来到店前,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虽然看他衣着褴褛,但并无怠慢,好心地给他盛了一大杯酒。从那以后,这个人天天来此讨酒,喝了酒还不给钱。尽管如此,辛氏既没有嫌弃他,也没有向他逼要酒钱,依然如故地供他酒喝。半年后的一天,这位客人对辛氏说:“我来你这天天喝酒,我欠了你很多酒钱,但我并没有钱还你”,只见他从从篮子里拿出块橘子皮来,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的鹤。这只鹤只要在座的客人中有人拍手歌唱,它就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客人前来观赏、饮酒,生意一下子就红火起来。十几年过去了,辛氏攒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飘飘然那个衣着褴褛的客人又来到了酒店,辛氏便急忙上前致谢,并表示愿意供养他,满足他的一切需求。这个客人并没有答应,而是笑着说:我不是为了钱财来的。他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却见黄鹤从墙上飞了出来,那人跨上鹤背,人与鹤乘云而飞上天去了。那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其二:相传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这里摆个小茶摊。她心地善良,有一天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并请他喝茶。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没有钱喝茶。老婆婆不仅不要他的茶钱,而且还自掏腰包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小茶摊变成了一座茶楼。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说完转身就不见了。从此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客人们纷纷前来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茶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就带人来到茶楼说那只黄鹤是他家的,让老婆婆还给他。老婆婆指着墙上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这事又让县太爷知道了,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直扑黄鹤。可那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连墙带画一起搬到了县府,又是烧香又是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县太爷气坏了,叫人用油漆把画盖上,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黄鹤就把他带到了长江上空。县太爷吓得浑身哆嗦,手一软便从半空中掉到长江里淹死了。黄鹤重又回到茶楼,老婆婆坐到黄鹤身上飞向了远方。后来,人们就在这茶楼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边上。

其三,便是吕洞宾跨鹤飞天的神话故事了。相传,吕洞宾云游到四川的峨媚山后,准备去去东海寻仙访友,他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来到了武昌城。他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顶上举目一望,四处风光秀丽,于是就想要是在这蛇头上修一座高楼,站在上面观看四周远近的美景不是更妙吗。于是他便宜请来何仙姑、铁拐李、张果老等来帮忙,可他们都说不会建楼,吕洞宾想,这下完了,连八仙都不行,哪里还有能工巧匠呢?正在这时,忽然听到从空中传来一阵奇怪的鸟叫声,只见鲁班师傅正骑着一只木鸢来了,吕洞宾急忙目前鲁班帮忙,鲁班随手从山坡上捡来几根树枝,在地下架了拆,拆了架,然后说:“咱们明天早上再商议吧。”就走了。这吕洞宾第二天一早上山一看,只见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已经立在山顶上了。四下里已不见了鲁班的身影,只留下了一只木鹤。吕洞宾兴奋地取出洞箫对着波浪滚滚的江水吹起了曲子,那只木鹤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于是他骑上木鹤,木鹤立时腾空,冲出了楼宙,绕楼三圈,钻进白云里去了。后来,人们就给这座楼起了个名字,叫黄鹤楼。

不管是民间故事,还是神话传说,都奇予着人们对于善良的赞美,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到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是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其实,黄鹤楼是建于三国时期,当时是一座用来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三国,天下归于一统,这座楼就失去了军事价值,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的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这其中就有唐代诗人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千百年来,黄鹤楼也经历了无数次战火,饱经沧桑,屡建屡废。新中国建立前,只剩下清代黄鹤楼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新中国成立后,于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而在年重建黄鹤楼时,重新选址在距旧址约米的蛇山峰岭上。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站在黄鹤楼上便可以看到牌坊上的“江山入画”四个大字,这正是对这里风景的如实写照。

在三楼大厅的壁画,是为唐宋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的“绣像画”,还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

顶层大厅则是一幅《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把万里长江的风景尽收入画,气势宏伟。

从黄鹤楼下来,我们观赏了黄鹤楼公园,有搁笔亭等众多牌坊、轩、亭、廊等建筑。还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其中还有一座毛泽东词亭,亭中石牌镌刻着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是啊,凡是来这里游历的人们,无论有过怎么的经历,登上巍峨的黄鹤楼,吊古抚今,内心中一定都会有无限感慨,心潮起伏,犹如长江之水,浪高潮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