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位从美国归来,在深圳做旅游的海龟。抖音上面蹭疫情下武汉的热度发视频,黑黄鹤楼,看到视频让我是非常气愤,冷静一想,对于没文化,没文化情怀的人,这样说,我也算是理解吧!毕竟文化观和所受得教育摆在这里!
1、黄鹤楼从来不是一个网红景点,它是一座人文之楼,是一座诗词之楼,是国人情怀的楼!黄鹤楼起源于三国时期,孙权迁都鄂州,修筑武昌城,而黄鹤楼是城楼最险要的军事瞭望台。兴盛于唐宋时期,大唐盛世,黄鹤楼军事作用下降,文人登楼远眺,有感而发,挥毫泼墨,一首盛世诗词诞生。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浩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白居易的“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筳待我游”,陆游的“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苏轼的“黄鹤楼前月满川,报关老卒饥不眠”,岳飞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到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鲁迅的“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毛泽东的“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涛涛,心潮逐浪高”。以上诗词都是对黄鹤楼文化的最好体现。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崔浩《七律·黄鹤楼》中的佳句。话说崔浩游历黄鹤楼,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词,当时崔浩名声不大,这首诗也没就穿出去。一次,李白也来黄鹤楼中游玩,酒过三巡后,随行的朋友就劝说李白,让其即兴作诗,笔墨纸砚伺候好,李白准备提笔写诗,环顾四周一看,正好看到崔浩的《七律·黄鹤楼》,看完后,连口说了三个绝字,便放下毛笔,准备走人。当时众人看李白搁笔后,便问为什么不写了,李白就随口说了一句打油诗“一拳捣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走了。而诗仙李白因为崔浩的诗,而搁笔不写这件事,也让崔浩和《七律·黄鹤楼》广为流传!
3、湖北人很少去黄鹤楼?估计这位海龟真没来过湖北,没登过黄鹤楼,也没有湖北的朋友,才会这样认为。黄鹤楼作为湖北,作为武汉的地标,是湖北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湖北人没登过黄鹤楼,但是更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些没有登过楼的人心中和言语中,都有着强烈的意愿,去看看黄鹤楼。而且特别是武汉人,我认识很多,登楼不低于几十次的,在有外地亲朋好友来到武汉时,热情的武汉人,都会带着亲友,自豪的去登黄鹤楼!
4、现在的黄鹤楼是什么建筑?我告诉你,混泥土仿木建筑。黄鹤楼从孙权筑城以来,历史上多次被毁,但是每当盛世治世时,黄鹤楼都会重修,历史上很多人认为黄鹤楼楼运系国运,每当黄鹤楼被毁于天灾人祸时,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都会有重大变化。年,清代黄鹤楼毁于一场火灾,当时是木式建筑。后来为了纪念督鄂十七年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张公是中国近代工业和武汉城市发展的奠基人),湖北军政两界的人,分别在蛇山头黄鹤楼旧址上修筑了风度楼,后备张公写信改名为奥略楼,取意奥略荆楚,在蛇山尾建立抱冰堂(张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奥略楼和抱冰堂都是砖石结构的。新中国建立后,一五计划期间,为了修筑武汉长江大桥,拆除了奥略楼,文物向后移,放置在蛇山山顶。年,毛主席视察武汉,来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登上黄鹤楼旧址,畅忆往事,被热情的武汉人民围住去路,在人群散去后,感叹道“真是下不了黄鹤楼啊”。年,武汉市政府为复兴武汉文化产业,重修黄鹤楼,并于年建成,85年对外开放,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现黄鹤楼。
5、竟然可以坐电梯,尊老爱幼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年建造现代黄鹤楼的时候,考虑到行动不便的游人,特别是爱怀旧,有情怀的老人登楼观景,凭吊怀古的需求,特意建造电梯,方便他们上下楼!电梯只能老弱病残孕可以坐,普通游客,依旧是步行登楼。
6,门票70,敲钟也要花钱。黄鹤楼门票在此之前门票一直是80,应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给与群众优惠,年,黄鹤楼门票调整为70元。敲钟也要花钱,明显这位海龟没有来过黄鹤楼,纯粹照稿读的,这个图片是黄鹤楼白云阁里面的编钟演奏,并非他说的那个敲钟。自从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和出土,曾侯乙编钟的名声远扬海内外,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演奏已然成为感悟体验楚文化,了解先秦礼乐制度的重要方式。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的国之重宝,在武汉,只有湖北省博物馆、东湖磨山楚天台,黄鹤楼白云阁可以享受先秦礼乐的盛宴。海龟说的敲钟收费,指的是黄鹤楼千禧钟,又称为千年吉祥钟,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来临,它是从明朝永乐皇帝铸造的永乐大钟后,中国铸造的最大青铜钟,年开始铸造,年敲响第一声,迎接新世纪。
7、在黄鹤楼登高远眺,凭吊怀古,感悟唐宋诗词文化,竟然被说成连一只鸡都不如。我不知道是这位海龟的无知,还是在他美国镀金后,认为中华优秀诗词文化本就是粪土之流,不如鸡是正常的。个人认为,他去买鸡补补身子,还不如还只猪头补补脑子,武汉不差这70元钱!武汉欢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人民,在疫情过后,来武汉登黄鹤楼,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