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北京2021秋拍巨法眼藏王季迁

王季迁(英文名C.C.Wang,—),又名季铨、纪千,字衡才,号选青,早年别署王迁、纪千,后取《中庸》“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之意而署名“已千”。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学者、宰相王鏊之兄王鎜(字滌之)第十四世孙。王季迁的藏品成为纽约大都会、克利夫兰、波士顿、芝加哥、堪萨斯等美国重要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中国绘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北宋屈鼎(传)《夏山图卷》、赵令穰(传)《江村秋晓图卷》、米友仁《云山图卷》,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卷》、马和之《毛诗豳风图卷》(又名《诗经图卷》)、李嵩(传)《货郎图》团扇、赵孟坚《水仙图卷》,元代赵孟平远图卷》、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卷》、王冕《墨梅图轴》、倪瓒《虞山林壑图轴》、方从义《云山图卷》、王蒙《丹崖翠壑图轴》等。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鉴于王季迁先生在中国古代书画收藏上的杰出贡献,历时两年,耗资万美金在该馆二楼特辟“王季迁家族艺术馆”,将王季迁先生历时七十年的六十余件中国历代绘画旧藏永久陈列于此。

青年时期的王季迁

王季迁先生晚年回顾自己收藏历程的表述极为真切:“余生无他好,自幼弄笔,骎老弥勤。与大师手泽摩挲朝夕,虽无难未尝辍离。益智颐神,使余欣然而乐,怡焉以安,但得之舒卷展册间尔。季迁搜求名迹,不同于好事聚积敌富也。”

王季迁(左一)张大千(中)汪亚尘(右一)

王少陵(右二)于纽约寓所

本次十竹斋拍卖特别呈现直接得自王季迁先生家属的旧藏共计四件,其中包含三件由张大千、王季迁递藏的重要作品,恭请藏家品鉴。

LOT八大山人芦雁图

.5×48cm

RMB:6,,-8,,

八大山人(白)、十得(朱)、真赏(朱)

三印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朱耷40、18、35印吻合

(张大千)国破家亡未忍言,南昌故郡此王孙。无端哭笑知何意,笔底招来先帝魂。山人画上往往作花押或,人多不识,盖三月十九思宗殉国日也。此失群屏风虽无款识,望可知为真本也。乙酉冬日,大千居士。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朱耷八大山人芦雁轴。钤印:王季迁印(白)

周氏怀民鉴藏(朱)、微云(朱)、曾归竹里馆(白)、王季迁氏审定真迹(朱)

1.张大千(-),原名权,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现代书画大师。精鉴定,富收藏。2.王季迁(-),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己千。苏州人。师吴湖帆,善书画,精鉴定。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3.周怀民(-),曾名仁。无锡人。擅山水。精鉴赏,富收藏。著有《周怀民藏画集》等。

据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八大山人研究专家朱良志的研究,这件作品实乃失群之大屏也。他说:此作“可谓八大山人晚年作品的标准件之一,是他芦雁之类作品的优秀之作,本为张大千所藏,后为王季迁所得。作品大体作年前后,可以肯定是晚期作品,因为有‘十得’、‘真赏’的印章。三枚印章(包括‘八大山人’印),经核对,与八大存世真迹相合。芦雁、山体、一枝倒挂的芦花等,还有空间的特点,都体现出八大的风格特点。山石的直皴,芦雁的造型,最见八大风采。这件作品非张大千所仿,当为八大真迹。”这一判断确为高见。

LOT(传)李赞华人马图卷

设色绢本手卷28×36.5cm

RMB:5,,-8,,

南海伍氏南雪斋秘籍(朱)、伍氏俪荃鉴藏书画印(白)、震泽王氏宝武堂图书记(朱)、王季迁家珍藏(朱)、季迁珍赏(白)

(张大千)东丹王人马图真迹神品,第壹稀有。辛丑夏孟,蜀人张大千鉴定。钤印:张爰(白)、大千居士(朱)、张大千长年大吉又大利(白)

(赵鹤琴)传东丹王李赞华人马图卷神品。鹤琴题耑。钤印:鹤琴(白)

清代伍葆恒旧藏,赵鹤琴题签条,后经张大千、王季迁递藏,原藏家得自王季迁家属。

李赞华(-),原名耶律倍。《图画见闻志》作号人皇王,名突欲。《五代名画补遗》作小字图欲。契丹人。五代时期著名画家。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阿保机攻渤海,取扶余一城以为东丹国,以长子人皇突欲为王。阿保机死,因其弟即位而受猜忌,投后唐明宗,赐姓东丹,更其名曰慕华。长兴二年赐姓李,更其名曰赞华。通阴阳,知音律,工辽、汉文章,擅画契丹人物鞍马、千角鹿,多写贵人酋长、胡服鞍勒,率皆珍华。《五代名画补遗》则谓其画马骨法劲快,不良不驽,自得穷荒步骤之态云。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中原,其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宣和画谱》和宋元诗文集中对其作品多有记述和题咏。

本幅《人马图》画一人一马,画面平和,用笔细腻,设色质朴,不设背景。图上人约中年,头戴黑巾,发式因留有鬓角,又往后梳理,应为总发,而并非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髡发(图三)(髡发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鬓发,也有将左右两边头发修姓整理成各神形状,然后下垂至肩)。其人着红领中单、右衽圆领窄袖短袍,足蹬黑色长靴,左手执缰,右手抚拭马背,头侧向右略低,似珍爱马匹,眼中流露无限愁绪。从穿着看并非奚官圉人一类的仆役,应为有一定身份的达官贵族。《人马图》中之马较矮,为典型蒙古马种类,与唐代较多的西域马有别,且体态修长,身长与体高之比为二比一。这种马只有在(传)胡瓌《卓歇图》,与(传)李赞华《骑射图》中才能看到。本幅所绘筋骨风神兼备,可见作者高超的写生技艺与艺术处理手段。

LOT石涛江山帆影图

83.5×50cm

RMB:2,,-3,,

山以空阔见其□(苍),竹以潇洒得之荒,焦墨浊笔,造意直创者,随处建立,若是乎清湘。清湘老人济,广陵大滌堂下。

阿长(白,同《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印23)、痴绝(朱,同《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印49)

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朱)、敌国之富(朱)、球图宝骨肉情(白)

此图采用石涛代表性俯视视角,从上至下依此绘有孤帆、奇山、草堂、山路、巨石,层层推进,纵横排闼、闪转腾挪,独具表现力。观众可沿山中小路曲折往前,直探深处,野趣横生。画面上部以披麻皴绘一隆起的山峰,山势陡峭奇绝,高踞于江边,与其《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有共通之处。旁用米点与短促的直线以绘山中树木,并与江岸连接。画面右上角以淡墨简笔绘有小帆两只,上不见人,尽显萧瑟幽远之感。上部留白,似可见江波浩渺,雾气氤氲。山势屈曲,山谷处缀有些许麻点,以区分明暗。山脚绘小屋一处,中有山居隐士两人对坐于屋内,呈晤面交谈状。

屋内别无陈设,草堂陋室,更显山居野趣与居士风尚。中有巨石左右各一,线条绵密,形状苍劲,如积云团簇小屋。右侧石块上绘些许修竹,线条纤细,墨色清淡。小屋前有“s”形小道屈曲向下,旁有野草掩映,直至一巨石阻隔,横斜于道中。石左上方又生一木,枝叶婆娑,如迎客状,直指山居草堂。除山石树木外,另用少许横向短促的淡墨表现水面,中有水草生长。整幅画用笔清腴,构图精巧,风格恣肆洒脱,墨色浓淡相宜,并彰显清丽幽雅、清谧淡远的山色情致,是其艺术风格臻于成熟完满的佳作。

LOT曾鲸吕仙图

51.5×44cm

RMB:,-,

曾鲸敬写。波臣(白)

(张允中)庚申春仲,在京海王村偶得吕仙像,因思少希吾弟见道甚深,辛酉首夏

以事回扬,特奉以归,敬赠供养。小兄张允中书并志。钤印:山阴张允中鉴定书画(朱)

曾波臣吕仙像。抱虚阁供养。王季迁家珍藏(朱)

王季迁、张允中旧藏。

张允中(-),浙江山阴(绍兴)人,名致和,号补萝庵主。善贾饶资财,过手多巨迹。民国年间北京著名收藏家,精擅文物鉴定和修复,与当年琉璃厂的古董商人关系甚密,北平市政府秘书长。收藏印主要有“张允中藏”(朱文)“山阴张允中补萝庵收藏”“允中长乐庵”“曾经山阴张致和补萝庵藏”“补萝”“张致和六十以后之作”“张允中六十以后审定真迹”“补萝庵藏”“允中致和”“致和精鉴”“张补庵”“张补庵长物”“张”“嗜好不兹”等等。其经常在收藏品中注明序号,应为其收藏的编号。张允中书法极好,善作小行草,笔墨楚楚,署款常用“补庵”。

题中“吕仙”,即吕洞宾,原名吕嵒,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中国道教八仙之一,传说于五月十八日在江南四大名楼中的黄鹤楼得道飞升,后成为道教绘画中常见题材。善于利用空白以突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并选择典型的人物动态,是曾鲸肖像画最突出的特点。本画亦独取吕洞宾腾云驾雾的一瞬。此画留白较多,着力突出人物主体,并使画面增添空灵神秘之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