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江夏,壮美江城,诗仙李白与武汉的情缘

武汉,古代称为“江夏”“江城”。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武汉历来就是“九省通衢”,自古就是交通要塞,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武汉是荆楚重地,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4月8日,武汉解封。

又见樱花绽放。

致敬江城!

诗仙李太白与武汉有着深厚渊源,我们去诗中寻找吧!

江上吟·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此诗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今武汉)时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诗篇之一。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的现实的蔑视,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江夏赠韦南陵冰·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

不然鸣茄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儿女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李白在江夏(今武汉)逗留的日子里,遇见了长安故人、当时在任南陵县令的韦冰。在唐肃宗和永王李璘的争权内讧中,李白成了牺牲品,蒙受了奇冤大屈。如今刚遇大赦,又逢故人,使他惊喜异常,又满腔悲愤,便写了这首沉痛激昂的政治抒情诗。

最后二句是本篇最激烈的诗句。李白以知己的情怀,对彼此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但黄鹤楼依然在,鹦鹉洲不会倒,此句也包含了无可奈何的悲伤。

这首是李白暮年作品,艺术更老练,但风格依旧,傲岸不羁,风流倜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充满着特殊情味的送别诗。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而且这次离别还跟一个繁华的时代(开元盛世),繁华的季节(烟花三月),繁华的地区(从黄鹤楼到扬州繁花似锦)有着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总之,这是一场极富诗意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诗人心潮起伏,正像一江春水浩浩东去。阳春三月绚烂的景色,放眼长江,宽阔的江面,目送孤舟远影的细节,被诗人极为传神的表现出来。

真是“千古丽句”。

望鹦鹉洲悲祢衡·李白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月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鹦鹉洲在武汉汉阳的西南,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因祢衡写过《鹦鹉赋》故得名。

祢衡少有才辩,尚气刚傲。孔融爱其才,在曹操面前称赞他。后曹操因被其辱,把他送与刘表。刘表又不能容,转送给江夏太守黄祖。后黄祖因祢衡言不逊顺,把他杀了。

李白一生道路坎坷,虽有超人的才华而不容于世。触景生情,思念起古人祢衡。

这首诗前八句怀古,后八句抒慨,表达了对祢衡的敬仰和哀惜,透出诗人心底怨愤难平之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做。

长安万里遥遥,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的梅花落,感到格外的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表达了诗人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