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继续跟着“大鹏”李白的翅膀游历长江流域各州!
别了荆门山后,李白首先来到了荆州,就是当年关二哥大意失掉的那个荆州。李白在荆州的具体活动没有更多的资料记载,留诗一首《荆州歌》。
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大家肯定都发现了,不同于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这首诗既不是四句也不是八句,而是五句。看看古人对这首《荆州歌》的点评就明白了,明朝杨慎有云:“此歌有汉谣之风。唐人诗可入汉魏乐府者,惟太白此首,及张文昌《白鼍谣》、李长吉《邺城谣》三首而止。”也就是说,我们把这首诗当成乐府歌谣来理解就不会有上述疑惑了,这是李白学习乐府民歌写出的诗歌结合体,而非律诗或绝句。
诗中有两个点需要简单解读一下,缲丝即缫丝,拨谷即布谷鸟。
过荆州后李白来到了江陵(今湖北江陵),在这里他拜访和认识了司马承祯。司马是何许人也?这可是大腕级人物,唐朝国教——道教当时的宗师和领袖,自号白云子,羽化时九十六岁。由于其道家造诣极高,受到了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位皇帝的接见;又由于其文学修养也相当有水平,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被后人称为“仙宗十友”。
图片来自网络之前我们说过,李白是信奉道教的,到达江陵后得知司马承祯出游衡山路过此地,他怎会放弃拜访偶像的天赐机缘。文人拜访可不像我们现在一样拿着烟酒茶作为伴手礼,古人尤其是文人拜谒是先递文,表明自己的身份和仰慕之情。对于李白来说,最好的谒文当然是他的诗了。
这次拜访偶像,李白也呈上了自己的诗文请其过目点评。司马承祯见李白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已是十分欣赏,又看了他的诗文,更是不住点赞,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初出茅庐的李白得到名闻天下道教宗师的赞誉十分得意,趁着高兴和热乎劲写就了那首《大鹏遇稀有鸟赋》一诗。赋中写道:“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网;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扬。我呼尔游,尔同我翔!”
赋中李白以“大鹏”自比,以“稀有鸟”比司马承祯,抒发自己大鹏展翅的远大志向。右翼掩西极,左翼蔽东荒,这种气魄不用说写出来,一般人压根都无法拥有这种上天入地的格局和胸怀。
想起了毛主席的那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如此气魄,古今也就李白和主席了!
江陵拜访司马承祯,对李白的影响很大,尤其又坚定了他对道教的追求和信念,“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表示要跟随司马承祯神游八极。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辞别司马承祯后,李白来到了江夏(今湖北武昌),游览了赤壁、黄鹤楼等名胜,留诗《江夏行》。后游览洞庭湖、自岳州返荆门、从荆门抵浔阳(今江西九江)并游览了庐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图片来自网络历来史家评论,写庐山诗最好的有两首,其余皆无出其右,还有一首便是咱们坡仙苏轼的《题西林壁》。
第四站更多精彩分享,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