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可以来一睹黄鹤楼的风采创想朱朱

黄鹤楼,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镶嵌在美丽的江汉平原上,她令中外无数游客特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它的美景让人陶醉,历史弥新印入我的脑海,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漫步黄鹤楼,走过其书“三楚一楼”的牌坊,迎面是一对一米多高的铜铸黄鹤,鹤的全身金灿灿的,体态轻盈,一只向远处眺望,一只低头默想。

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城一角瞭望守成的军事楼,晋灭东吴认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的发展,逐步演变成观赏楼。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玩,留下不少的诗篇。

黄鹤楼当年为江夏名士必游之处,文人墨客尽显于于此,拋笔撒墨,留下了诸多留芳白世的华丽诗篇。给黄鹤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黄鹤楼有五层,大概50多米高,每层楼的檐角上都挂着风铃,每当夜幕降临,晚风徐徐来时,风铃清脆的叮噹声,使黄鹤楼显得更加古老庄严,整个黄鹤楼顶全是油亮的黄琉璃瓦,在阳光下金光耀眼!

黄鹤楼据传是三国孙权所建,为守城之需,后演变成现在的观景楼,现在之楼非孙权之作,而是年重建。黄鹤楼几经共毁,又几经重塑复原。

现今的黄鹤楼即承袭古代形制,又揉进了现代技艺,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熔铸的典范。

隐隐约约中可以看见远方的天光洲,它是那古诗中芳草萋萋的鹦鹉洲吗?我只看到它如海市蜃楼般的漂浮在宽阔的长江之上,烟波中时隐时现。

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烟波浩淼的长江从西南方向滚滚而来,穿过楼前横跨两岸连接龟蛇两山的武汉长江第一桥,又浩浩荡荡而去。

一江东去,百里长空,千帆竞风流,问汝青山路,何时登临黄鹤楼,情难尽,意难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