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中国民间传说最动人的一则故事,与许多描述浪漫爱情的传说不同,这则传说讲诉的是知音情谊,是举国皆知的一个流传了数千年的故事。而在武汉的古琴台,传说便是伯牙鼓琴遇子期的地方。
古琴台面积并不大,其知名度也远远低于黄鹤楼、晴川阁,一般外地游客也很少把知音台列入必到的目的地之一,而从外表上看如果抛开这段故事背景,古琴台只是一座比较小的公园。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传说是后人为纪念这段知音情谊而建。数百年间,无数古代文人、江湖豪客、达官贵人,甚至是帝皇,敬重伯牙重情重义纷纷出力建造,才使得古琴台有机会拓建,直至今日才有了一定的规模,如今也有机会成为了武汉三大人文景点。
传说伯牙去武汉出差,有一日登高抚琴,恰好林中走来上山砍柴的钟子期。见钟子期听懂音律,更是透过琴声懂得他的理想。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居然能够遇到一个听懂自己琴声的人,如果是异性那就是一段美丽的邂逅,如果是同性那就是一段外人难懂的知己情感。
相见恨晚呐,两人立马拜把子,并约定明年秋天再来面基。但当伯牙再来武汉的时候,钟子期却因病离世。伯牙含泪地来到江边上的墓前,最后为钟子期弹了一首他们最初见面的《高山流水》,曲罢摔琴终生不再弹琴。
当然这则故事只是民间传说,《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则桥段是民间传说编撰,历史上并不太可能真实发生。所以古琴台说是伯牙初遇钟子期的地方,也不太准确,毕竟缺乏严谨的历史考证。不过数百年来,或许千年以前,当地武汉百姓就认定了这个事实,那么流传至今它便是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历史。
古琴台规模并不大,时间不赶的话,可花1个多小时慢慢游览。景区绿树森森,后修缮的亭台楼阁隐匿在树木间,倒也多了一股意境。若是待到了深秋时候,当树叶泛黄,想来这里也将是武汉赏秋的一大去处。
景区具有历史的人文遗迹其实基本没有,大多数建筑是后来修缮完成。除了清朝道光皇帝御赐的“印心石屋”,以及一间伯牙遇钟子期的蜡像馆外,就一些碑文时刻好像还有一些岁月的味道。所以大多数游客会对古琴台失望一些,毕竟这则流传千年的民间小说,很难让你通过现实的古琴台联系在一起。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钟子期离世,伯牙摔琴之后,也许就再也没有古琴台,这段故事的唯美只能停留在人们心间,毕竟这个公园还是需要门票,尽管只要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