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题的一首诗,曾让李白搁笔黄鹤楼,留下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原籍博陵安平,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的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

崔颢是很有才华的,但典籍中对他的评价是“有文无行”。这可能和他嗜好赌博和饮酒有关。当然还有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崔颢滥情不专,这就好比被人贴上了“纨绔子弟,风流成性”的标签,所以有关崔颢的史实记载不多,声名不佳,也实属正常。

崔颢深受“不良标签”的影响,虽然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但宦海沉浮20年,做的始终都是些没有什么大作为的小官吏。只是经过20年的官场磨砺,他的性情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写诗的风格却大变。比如这首流传最广、曾打败大神级诗人李白的诗: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昔日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飞上了天界,这地方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之后再也没有飞回这里,千百年来只有天上的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使人更添烦愁!

黄鹤楼——天下第一楼

崔颢写的这首《黄鹤楼》,意境深远,雄浑大气,且兼具美感,堪称一流佳作。就连唐朝诗歌史上丰碑级人物的李白都甘拜下风。那还是很多年后,因为永王李璘案获罪流放的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武昌黄鹤楼时,受邀前往黄鹤楼游玩。

李白兴致勃勃的登楼远眺,只见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锦绣长卷,水天一色,无边无际。“江山壮美,不过如此!”李白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发出了感叹。游览完毕,作为全民偶像的李白,总得留下点诸如“李白到此一游”之类的墨宝吧。旁边的文房四宝早已备妥,李白在楼上慢慢踱步,看着前人题的那些诗。读到崔颢做的《黄鹤楼》时,李白长叹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了崔颢这首诗,其他人都可以搁笔了。”就这样,李白最终也没有在黄鹤楼题诗。

搁笔亭

李白虽然十分欣赏崔颢的《黄鹤楼》,但没有在黄鹤楼上题诗,毕竟是他终生的遗憾。一直到后来,李白在游金陵凤凰台的时候,还曾仿效崔颢的诗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

这首诗也算是李白对没有在黄鹤楼题诗的小小慰藉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