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扬州是“俗尚商贾,不事农业”的商业繁华之地,那里商贾云集,到处是酒肆客栈,秦楼楚馆,也是文人雅士的普遍游历之地。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告诉我们扬州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了去扬州的孟浩然,那时正是烟花三月时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淡淡的惜别之情中让人不禁联想烟花三月扬州的繁华艳丽。
大约在一百年后,大和七年(年)四月,扬州迎来了一位青年才俊,他的名字叫杜牧,字牧之。
杜牧来扬州是受了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召唤。
牛僧孺,何人也?
牛僧孺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领袖。他好学博闻,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常往来写诗唱和,是个爱才之人,对才华出众的杜牧青睐有加,专门请他来处理公文,写稿子。
那么杜牧到底多有才?
这么说吧,杜牧博古通今,喜欢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