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黄鹤楼千古传奇,万丈豪情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果爸小启:

武昌蛇山之上的黄鹤楼,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年),当时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

随着晋灭东吴,三国归于一统,黄鹤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郡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到唐永泰元年(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今天这座高耸入云、气势不凡、蔚为壮观的黄鹤楼,是于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水泥建筑,还十分贴心地为游客准备了电梯,以便于体验极速登顶的愉悦心情。

黄鹤楼重建时以退为进,在清代所建楼旧址的基础上后退一公里,既可以俯瞰“滚滚长江东逝水”,又可饱览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丽景色。

自古以来,黄鹤楼因此不仅享有“江南第一名楼”的美誉,更是顶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桂冠。

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等斯楼矣,把酒临风,才思泉涌,泼墨挥毫,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四面风光收眼底,即景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蹴而就。严沧浪甚至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另一说是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馈赠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用橘子皮为画笔,画了一只鹤。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故所画之鹤也呈黄色。该黄鹤十分神奇,客人饮酒时,居然能从画中走下来起舞助兴。因此辛氏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十年之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就地建楼,取名“黄鹤楼”。是故崔颢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

都说李白狂放不羁,目中无人,国舅爷杨国忠也要为他研磨,权臣高力士也要给他脱靴。

可崔颢在黄鹤楼题写此诗后,李白前来游览黄鹤楼,读了崔颢所题之诗,赞叹不已,自愧不如,只草草写了两句就匆匆离去。李白所写的两句诗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唐朝诗坛,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平生不登黄鹤楼,任是诗人也枉然。”

李白贵为诗仙,在七律上虽然被崔颢《黄鹤楼》先发制人,但在七绝创作上还是写过多首与黄鹤楼有关的的佳作。

公元年,阳春三月,寓居安陆的青年诗人李白得知自己的青春偶像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

这天,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买舟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孟浩然乘风破浪而去,留下李白独自一人伫立江岸,望着那一片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于是便一挥而就。

李白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有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诗中的千古佳作。

李白笔下的黄鹤楼,精品之作至少在10首以上。比如: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乾元元年(年)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该诗写游黄鹤楼听笛,以西汉贾宜的不幸自喻,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凋落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众所周知,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真实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雪的历史传说。

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宋)陆游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在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眼中,黄鹤楼真可谓是是酷毙帅呆的存在,他一共为黄鹤楼写过6首诗。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年),尚书右丞陆佃之孙陆游到京都临安参加科考,一不小心超过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xūn),排名第一,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次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虽然再次排在秦埙之前,可陆游竟被秦桧除名。

直到绍兴二十八年(年)秦桧一命呜呼,33岁的陆游才有机会到福州宁德县做了个县丞主簿这样的小吏。后来,终于熬出头,在朝廷担任枢密院编修官,负责起草法令、文件。

淳熙五年(公元年)夏,55岁的陆游奉召回京又经过武昌,在这里写下了七言古诗《黄鹤楼》。

整首诗看似写黄鹤楼,实际是在挥洒诗人的一腔爱国热情,诗中交织着失意和寂寞的心情。

陆游与黄鹤楼有着不解之缘,他笔下与黄鹤楼有关的诗词有10余首。

比如,他的《客谈荆渚五昌慨然有作》有“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黄鹤楼;”

又比如他的《夏夜对月》中有“散发黄鹤楼,醉弄白玉笛”;

还比如他的《旅次有赠》中有“黄鹤楼前逢剑客,青衣江口见诗人”。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由此可见,黄鹤楼在诗人心中的位置,真可谓非同小可。

果爸思诗:

古往今来,为黄鹤楼吟诗作词的诗人骚客不计其数。

除了上述诗篇,还有很多大家名作,比如:王维写过的“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白居易写过“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刘禹锡写过“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宋之问写过“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贾岛写过“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更有开天辟地的一代伟人,在大革命失败时彰显其不坠青云之志的力作——

《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词,是不是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气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