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5日讯近日,江城烟雨朦胧,但黄鹤楼公园依然游人如织,大家游玩热情不减。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一行40余名摄影师在黄鹤楼5楼听完专家讲授的最新一期《在名楼品读荆楚古典建筑》课程后,现学现用,开展“微观黄鹤楼”古典建筑专题摄影活动,把建筑知识和摄影进行融合,拍摄下景区内建筑的细节之美。 摄影师和游客围绕在主讲人郭和平身边。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龚建国摄 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设计师郭和平站在《江天浩瀚》壁画前介绍黄鹤楼的特征、荆楚地域特色、吸收北方官式建筑特点等内容,原定授课时间是上午9点—10点,但是因为摄影师和游客此起彼伏的提问,现场热闹非凡,最后延时一刻钟。 摄影师龚建国早早打开手机便签,认真记录,每遇到一处不理解的建筑术语就向郭老师提问,“博风板是什么?祥云撑拱在什么地方?”“博风板可以为黄鹤楼挡风雨,撑拱在外柱。”一问一答之间,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课程结束后是自由拍摄时间,在黄鹤楼公园内,摄影师们既把镜头对准浩瀚江天,领略“龟蛇锁大江”的大城气势,也把镜头对准楼内的锦窗、壁画、柱础等。 黄鹤楼上看大江东去。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 彭建新 摄 黄鹤楼祥云撑拱。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龚建国摄 正在拍摄黄鹤楼金色琉璃瓦的游客。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喻春华摄 黄鹤楼鱼尾翘角。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杨姚琼摄 黄鹤楼内的图案。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张传明摄 黄鹤楼内来来往往的游客。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赵卫红摄 黄鹤楼公园紫薇苑大门。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秦炎摄 黄鹤楼公园内秋色迷人,树叶纷纷掉落在瓦片上。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荆楚布衣摄 本次采风活动到黄鹤楼公园体味建筑细节之美,黄鹤楼公园中的建筑连栏杆和窗户都暗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意栏杆、步步锦窗……真是一步一景,让人回味无穷。城市摄影队队员姜汉娥说:“我住在蔡甸,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今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7点出发,8点40分到黄鹤楼南门。活动特别有意义,所以值得!”另一位摄影师喻春华从早上7点多出门,直到晚上7点还在拍摄黄鹤楼车轨。 加入城市摄影队,更多摄影活动等你参与。加盟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你拍我发,快乐玩摄影。可将摄影作品发送至邮箱cjrbcssy
. 长按识别 (策划长江日报记者金思柳 文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李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