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崔颢拼音版朗诵及简析

白癜风的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9/5772788.html

黄鹤楼

唐:崔颢(hào)

据说此诗曾令李白为之搁笔,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xīrényǐchénghuánghèqù,

昔人已乘黄鹤去,

cǐdìkōngyúhuánghèlóu。

此地空余黄鹤楼。

huánghèyíqùbùfùfǎn,

黄鹤一去不复返,

báiyúnqiānzǎikōngyōuyōu。

白云千载空悠悠。

qíngchuānlìlìhànyángshù,

晴川历历汉阳树,

fāngcǎoqīqīyīngwǔzhōu。

芳草萋萋鹦鹉洲。

rìmùxiāngguānhéchùshì,

日暮乡关何处是,

yānbōjiāngshàngshǐrénchóu。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

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

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乡。

简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为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发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追之叹;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

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勾勒出黄鹤楼外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便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千古赞叹。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下载提取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