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了不起在哪让粉丝们争着翻

白癜风哪里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唐朝诗人崔颢凭《黄鹤楼》一首诗流传千古,了得!上原诗: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多说了,上翻译(翻唱着译的,与原作多有不符,勿怪):

《黄鹤楼》

——崔颢原作。张辉“翻”译。

那兄弟也不怎么就成了仙,骑上黄鹤跑了!

大片地儿,就剩这一空楼!

黄鹤也是,咋就不回来了呢?

再有成仙的,骑什么飞走啊?!

还是白云讲究,千百年了,照样飘,飘,没完没了地,

不上班,拉脚又不是人家的活(筋斗云是后来才出现的私人坐驾),空荡荡地,啥也不是!黑云还能下雨呢!

瞧我这打算写八句的诗,现在四句,整整一半,都给了你成仙这点破事,谁让你好使,红呢!

趁高手们还没来写黄鹤楼,但愿我这首创新取巧的诗能先把坑占了,万一将来行了呢!你成仙飞升,哥还红尘得道呢!

……

害,别瞎想了,还是回归现实吧。

你看长江对面的汉阳,青天白日下,树木一棵棵,一棵棵,就是长,就是长!

生活吗,本如此。

鹦鹉洲上的草,茂密的都分不出谁是谁了,不也一棵棵,一棵棵,就是长,就是长吗!

好歹哥最次也是一棵树!好像哥最了不得也就是一棵树……

太阳都要落了,我跑了这么远,傻在这儿大半天,图个啥呢?

江上的烟水气混着暮色弥漫开来,一切渐渐没入黑暗。人生好像也是这样吧:成仙的梦想,现实的路,到头来都归了虚无……

哥现在,真的很愁;哥现在

只想回家……

说实话,这首诗在字词上并无什么难度,大家很容易就可以读懂,读懂也就读懂了,好像也就没啥了。

诗的形式和语言的确很棒,但我们又不是学者,我们只感兴趣读这首诗有啥用?内涵呢?感悟呢?境界呢?

所以我不甘心,查了很多别人读这首诗的文章,更失望了!

但这首诗太有名了!

有名!对!——我突然悟到了诗之外的东西:这首诗必须读好!背下来!

——打卡呀!!!——

你旅游到了黄鹤楼,不知道这首诗,难受不!

你说你是古典文学或诗歌爱好者,不知道这首诗,你就是赝品!

你说你是中国人,却不知道这首诗,那多丢咱民族的脸!

……

一首诗,一座楼,一传说,一黄鹤,早已融为一个耀眼的文化符号了!

好比崔颢在一千年前就成功地抢在各诗家之前注册了第一款“黄鹤楼”牌汽车,因其经典与独特的设计而被后世不断借鉴出新,以至于现在大街小巷到处是原创的影子!

就这?没了?当然还有——

最后,我再帮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崔颢来到现在,他会怎么看呢?来,上剧情:

话说小崔写完《黄鹤楼》后的不知哪一天,一驾神秘的时空穿梭机把他接到了年武汉市“咏黄鹤楼全球古今诗词大赛”的颁奖现场:

“下面,有请本次大赛超级冠军得主,著名诗人崔颢先生发表获奖感言!掌声有请!”

(小崔涕泪横流的感动我们就不细写了。)

感言如下:

感谢大赛主办方,感谢各位评委,给在下莫大的荣誉!

感谢成仙的那位兄弟,给了我内容和感慨!

感谢黄鹤没有飞回来,要是再成几个仙就不稀奇了。

感谢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和武汉地方政府,长达千年的文化文物保护重建工作——如果黄鹤楼没了,在下的诗也就没地儿呆了!

感谢大诗仙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抬爱;以及在《登金陵凤凰台》那首诗中对本人此诗形式的直接借鉴。名人效应让拙作在诗坛引起了高度重视!

感谢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吊大学生》一诗中完全套用拙作的形式与语言,在日军侵略北京前,对国民政府借保护文化为由的逃跑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也算是在下为抗日间接供献了一点力量!

感谢著名演员、导演姜文先生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让一个被始乱终弃的疯婆娘在片中用南方囗音吟诵了在下的诗句——还挺好听的。

语言发展到今天,汉字的发音,尤其北方的发音已和我们古代很不一样了。所以不必纠缠格律音韵,以现在的发音合适就好。其实我那首在当时也是不合格律的,可后来却成了经典!

感谢历朝历代文人们对拙作的解读评析,有一些精彩之处本人也没想到!

感谢教育部门把拙作编入了初中教材,家喻户晓的普及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

感谢每一位我的粉丝读者!我爱你们!

感谢……

感谢……

……

本次获奖还让我悟到了一个写诗的道理:诗要想被大众接受流传,文字限制越少越好,理解起来千万别太难,不能太高深,最好便于粉丝们模仿互动,谁都能照你的样子来一段,这才能火!

比如歌曲,要是音又高,演唱技巧又难,这也不能错那也不能差的,听众只能听,就是唱不了,气人不?怎么让人家帮你传播?

我真羡慕现在的中国,网络时代了,文盲都没了,都能读懂诗了(我们那时可是只有百分之几的人认识字的)。一个空前繁荣的写诗读诗的新时代开始了!祝福各位诗友!祝福伟大的二十一世纪!

……最后,感谢把我从唐朝带到颁奖现场来的张辉先生!回头,就……不用送我了!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小崔发表完获奖感言后,当然还是被送回了唐朝;而且,被完全清除了穿越的记忆!

就这些!这回没了!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地来谈谈对诗的看法!

诗,并不在远方!

我们一起读诗,愿于人生有益!

我是张辉,你的读诗伴侣。

年12月9日夜。辽南大石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