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黄鹤楼题了首诗,李白看后也自愧不如

北京医院皮肤病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2.html

一场疫情,让全国多少人怀念热干面,想念黄鹤楼。作为一座城市标杆景点之一的黄鹤楼,从古至今一直是众多诗人歌颂赞美的主角,因此有许多名诗流传下来。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李白在登上黄鹤楼之后也写下了不少诗文,最有名的要属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好在哪里呢?

传闻这首诗的作者崔颢,并不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那他的品行有没有影响到后人对他诗作的评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崔颢

《黄鹤楼》具体完成时间,我们无法确认,但是能够肯定的是,写这首的时候崔颢没有任何准备,完全是在登上黄鹤楼之后感慨而发。

可是这样的随性之作却让后人代代相传,并且收入在唐诗三百首,成为七律诗的第一首,其内涵之深远,让多少反反复复去诵读,今天再次读起,咱们一起去感受下当时名家的气度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第一句就让人感觉到崔颢对于黄鹤楼的失望。作为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一直名声在外,崔颢也是冲着这个名声千里迢迢爬上黄鹤山。

登上黄鹤楼了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一座普通的亭台楼阁。据传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费祎去世后成了神仙,还曾经驾着黄鹤到这里休息,留下了仙迹,黄鹤楼因此而闻名。

除去传说,黄鹤楼本身是普通的,因此崔颢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可是也为后面的诗文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图片来源于网络:《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让人神往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坐落在汉阳城的最高处,站在这里可以看遍汉阳城的美景。

汉阳城不远处有江水,烟雾升腾的时候如同站在仙雾当中,让人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在第一句失望的衬托下,凸显出了第二句带给作者视觉上的震撼。

虽然黄鹤已经没有了,可是这江天相连的宽阔美景千年来被保留了下来。物是人非,这世间万物除了实物,还有什么能够经得起岁月沉浮?诗人这个时候远离家乡,面对这样的缥缈美景,很难不怀念自己的家乡。

世事难料,谁能够想得到明天的事情呢?自己已经远离家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里呢?崔颢不知道。“白云千载空悠悠”既写出了汉阳城江天相连的浩瀚,也衬托出了崔颢内心无限的感慨和荒凉,可能每位游子在外的时间长了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古时的交通不便利,走得越远归家就越难,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图片来源于网络:汉阳城的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一句写的是从黄鹤楼登高望远看到的美景。

在黄鹤楼上,凭借着高度优势,人们可以看到整个汉阳城被江水环抱,茂盛的树木在碧水的映衬下更加苍翠,不远处的鹦鹉洲也是一片青葱。这是一句写景的诗句,将所看到的美景言简意赅的描述出来。

作为写景诗,这两句可谓是经典,历历、萋萋,这两个叠音词的使用,让读者能够联想到当时的景色,绿树绵延,江水潋滟,可是这样的美景更加衬托出崔颢内心的乡愁沉重,更让他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

寓情于景,崔颢很连贯的运用写景诗手法,将感情写到了景里,更加深了诗文的可读性,读来令人百转千回,思绪万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游子喜欢这首诗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被江水环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渐渐的太阳下山了,这时再看下江上会发现有船要起航了,它们是要归家了,夜晚就要到了,就连鸟儿也开始回巢,在外漂泊的游子也想要回家了。

可是他们回家的路有多艰难啊?在这个时候,真的能找到自己的家吗?这份愁绪让崔颢看着这一江烟波更加哀愁了。古时候做官是有外派的,崔颢也几经沉浮,仕途的不顺让他几度游离在外。

想想自己为官的不顺,清高的他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够回到家乡,这样的惆怅下,自然就让这首写景诗进化成了一首寓意深刻的感情诗。

图片:有船要起航回家了剧照

这首《黄鹤楼》火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黄鹤楼这处地方就是崔颢的这首诗带红的,李白慕名而来之后,对黄鹤楼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历史上记载,李白曾经三次登上过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句经典的诗句就是出自李白之手,可见黄鹤楼上看到的海阔天空是李白最怀念的,而崔颢的《黄鹤楼》也让李白赞叹不已。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非常肯定崔颢的文采,并表示自己也写不出《黄鹤楼》这样的佳句。

被李白这样高度赞赏的崔颢,他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少,被记录在册的有四十多首,虽然不是个高产作者,但是这个数量也还是可以的,可是为什么文献当中对他的记载不多,而且他的仕途发展也不顺呢?

图片:李白漫画

崔颢是少年得志型人才,他从小就才思敏捷,较早有了才名,但是崔颢好色,他早年的作品居然是写闺中之乐较多,这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是个大污点,将自己的才情卖弄在感情上,这让当时的官员如何去抬举欣赏他呢?

这还不算,崔颢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好色已经达到了极致,外貌协会是他的特点,并且还落实到了他的婚姻中。据说,崔颢娶妻都要挑容貌最好看的,而且他一点也不长情,对婚姻也没有责任感,美女娶回家之后,最多三五年,他厌烦了之后就休了人家,然后再找下一个美女。

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打击是致命的,女子轻易不嫁二夫,被他无缘无故休弃的女子,如何能够再幸福的生活下去?有些女子无奈之下,想要活下去就只能给别人做妾,甚至出家当尼姑。

图片:美女即将嫁人剧照

崔颢的这种做法伤害了很多无辜女性,也让他的名声臭了下去,这也是他多年仕途不如意的重要原因,品行不当,如何能担当重任?

当然,所谓的盖棺定论,我们也无法得知当年的真实情况,如果从作品来说,崔颢还是一个可圈可点的著名诗人,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