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扮靓我们的家园
作者:陈佩林
一个地方的美,虽说山青水秀,风光无限,环境优美,风土人情等条件必不可少,但是文化氛围、文学作品更能增加其魅力和神韵,让其底蕴浑厚,骨骼清奇。一个地域的文化悠久厚重、繁荣,能给人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是人人都想去的地方,如果你去了,就像回到了家,就像见到了久别的老朋友。先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因文学作品而名扬天下,妇孺皆知的地方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正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让其流芳后世,千古闻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寒山寺的钟声传响了千年,让人如亲临其境如亲耳聆听,诗中的意境令人神往。杜牧的《泊秦淮》,刘禹锡的《乌衣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黄鹤楼是更具盛名,很多诗人都写过,因诗或者文学作品而名扬天下的地方,不可胜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在公元年秋在夔州时所写诗作《登高》里的句子。诗中写尽了诗人无限的情怀,而一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令多少人想去身临其境,去登高,去感受,去感受那波澜壮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去赤壁怀古,看历史烟云,也是令人神往的事情,那种心怀在别的地方应该是感受不出来的。一些地方成就了文学,文学也成就了一些地方,更是造就了一些千古留名的诗人文学家,可见文学的重要性。平邑县的历史文化悠久,和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地名也是有的,比如,仲村镇就和仲子有关。这里是仲子的故里。曾子山是因曾子而得名,山侧有曾子墓,时常有人慕名而来拜祭曾子墓。平邑县也是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古舜帝就诞生在平邑,至今还留有舜帝庙。那条很美的浚河也是古大禹治水带领民众人工挖成的,因此才得名为浚河。县境内还留存有古颛臾国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古蔡庄遗址。如何让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好、越来越有魅力,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诗意。
“唯青山绿水还不够,要让文学添锦绣”,而今,在我们沂蒙革命老区平邑,就有一群追求文学梦想,书写新时代家乡的美好,书写沂蒙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正努力奋斗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人们。他们在县委宣传部领导,县文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新一届县作协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深入生活,开展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年,成功举办了“宝业杯”城乡建设主题征文比赛。比赛中收到了很多好作品,其中,陈凯老师的散文《梦里老家画里家乡》,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文字质朴无华,情感炽热深沉,用陈凯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是对故乡对母亲的喃喃低语”。激动之余,我写了一首诗,祝贺陈凯老师荣获一等奖,“沂州府上说华章,书写乡情入彩堂。一领小城千百秀,荣光于你不夸张。”
去年夏天,去李家石屋采风,参加活动的作家、诗人们激情满怀,文思泉涌,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心有感怀,我挥笔写下《李家石屋怀古》一诗:“清天云下旧光阴,欲抒情怀且问心。不到山深村落古,何知岁月是流金”。同行的孙晓楠老师,采风归来后创作了散文《蒙山深处古村落——李家石屋》,在第四届“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守护齐鲁文化根脉”征文大赛中获了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激发平邑县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县作协于年秋,成功举办了著名作家高凯明老师的《云中的灯盏》,华逢涛老师的《东山行吟》,王峰老师的《故园东望》新书发布会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平邑县作协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老师,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老师,原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潘宪立老师,来给我们作了精彩的文学讲座。陈建功老师、郭运德老师用切身体会给我们谈了创作历程和心得,讲座朴实风趣,回味无穷,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文学大餐。当时,只恨时间过得太快。这次活动中,张维菊老师给三部新书写了精彩的简评和解析,让我们受益匪浅。平邑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纷纷记录、书写了这次文学活动的盛况和内心感受。
平邑县的文学创作人才济济。可敬的文学先行者已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涌现了一批新秀,如县作协副主席蔺如伟、袁星,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蔺相如传奇》、散文集《城村之畔》,秘书长朱海兰,现已出版了《长相思》《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等文学著作七、八部。很多新人已经在文学的征途上扬帆起航,给这座小城增添了新的光彩。我们生活在平邑,如何不爱平邑,如何不心怀诗意。平邑的美丽,平邑的精神,平邑的乡土风情,平邑的青山绿水,平邑的蓬勃发展,都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我们要用文学扮靓你,一起向未来。犹记得,那年春天参加“路美杯”征文大赛的颁奖活动期间,去观音山北侧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高级干部会议旧址参观,满山梨花盛开的壮阔与震撼。百年梨树就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诉说着战火硝烟的曾经。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梨花院里开,客是远方来。燕子声声近,春风已入怀”。岁月静好,只此青绿,只此梨花白。
文学是我们一脉相承的壮丽山河,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文学的赤子之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让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文学梦任重道远,我们且砥砺前行。在如今这经济发展的大潮里,希望文学的回归,能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祝愿我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及作家们的创作能更上层楼。又一个春天来临了。和风旭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春花待开,那些鸟儿在枝头上跳来跳去,云在如洗的天空里漫步,我在城南的银花街上漫步,心情如那鸟儿如那云儿。想起我去年写的那首《银花街的春天》:“春光漫度影声微,吹柳斜风夕照辉。粉白红黄青绿紫,银花街上斗芳菲”。当时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眼前。是啊!我们家园的春天来了,我们文学的春天也来了。
备注:本文写于年2月19日
作者简介:姓名:陈佩林网名:竹林晨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多次在全国诗词诗歌大赛中获奖,有作品刊登在《诗刊》诗词增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诗词中国》《参花》《火种文学》《贵州文学》《中华文艺》《国风书画》《双月湖》《沂蒙晚报》《呼伦贝尔日报》《彭城晚报》,美国《新报》中文版等一些报刊杂志及一些文学网站和诗词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