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的诗歌里,春天因为有了美人而动情

转眼间,我们走过“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二月,进入三月,当然,阳历三月还是阴历的二月,但明媚的春天却已经来到了人间。

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总是美得让人心动,美得姿态各异。而诗仙李白的春天更是不同凡响。因为,她写了春天的人,因为有了人的活动以及情感而更加生动鲜活。

在此,让小编与大家来分享几首李白与春天有关的诗

第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辞别西边的黄鹤楼,在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到扬州去,我在长江边送别他,只见他坐的那艘船孤独的船帆成为影子消失在茫茫的碧空中,只见浩浩的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仅仅一个“烟花三月”就写出春意盎然的情景。当然,李白的烟花三月不是我们今天的三月份,古人用农历,三月都相当于四月了。只是,如今春天来得格外早,阳历的三月已经春光明媚了。无论江南还是当年李白送别孟浩然的黄鹤楼。

这首送别诗将送别的情景放在一个明媚的春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堪称诗坛佳话,当时,李白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不过,傲气的李白对比他大十多岁的孟浩然却心仪有加。

他在《赠孟浩然》诗中,这样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可是粉丝对爱豆的直接告白啊。“我爱孟夫子”。在中国古代,人们都很含蓄,很少敢于直接把“爱”字说出口。

而李白就敢。只是,这个字难道不应该是对女孩子的吗?不知道李白年轻时候心中有没有心动女生,或者写过情书没有,也许写了,被老爸发现,一把撕碎,然后还被训斥过。(总觉得他不可能不写情书,只是没有流传下来)

于是,这段情就对他的偶像表达了。而李白对偶像孟浩然的爱,不是他有多大的官,更不是他的名气,而是孟浩然的风流,这个风流就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什么意思,孟夫子青年时代就放弃做官,“轩冕”官帽。一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到年老也不改这一爱好,头发花白时,还仰卧在松树下,看天空中的白云。够浪漫吧。

李白受孟浩然影响很深,也纵情于山水之间,只是,他还是在内心中不能放弃“轩冕”啊。他四处游历,不断结交新朋友,也不断送别老朋友。

于是,当他初游江夏时,与孟浩然一同畅快地游玩,然后,孟浩然有了新的目标,他要顺着长江东行,去扬州。于是,李白又在黄鹤楼上送别他。

自然,两人少不了喝酒,等酒喝得差不多了,两人下了楼,在江边,孟浩然登上船,坐船顺着长江东去。当时的黄鹤楼不是今天的黄鹤楼,古时候留下众多诗篇的黄鹤楼已经成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今天新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米的蛇山峰岭上。

而李白站在长江边目送老朋友离开黄鹤楼。只见那首船的一片白帆消失在茫茫的碧空中,唯有长江水滚滚东流。

他们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黄鹤楼是李白不敢写诗,但却在诗歌中提到的地方,而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因为“烟花三月”这四个字,成为描写春天最美的诗。杨柳如烟,桃花娇艳,如此三月怎么不让人热爱呢?

第二,《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行,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在花丛中,我置一壶美酒,独自斟酌着,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我举着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请它和我一同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成了三个人。唉,明月啊,你既然不能陪我喝酒,干嘛让我的影子白白的陪伴我?让我暂且伴随着明月和身影吧,行乐一定要趁着着美好的春天里。当我唱歌的时候,月亮在天空徘徊着,不肯离去,当我舞蹈时,地上的影子也凌乱不堪,清醒时,我们一同欢乐,醉酒后,大家各自分散,再也无法相见。但愿我们三人能结成忘情好友,一同遨游,让我们相约在遥远而浩渺的太空。

这是一首孤独的诗,孤独得让人心痛。想想李白这样喜欢交友,喜欢旅游的人,也会有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时刻。

只是,李白很享受这份孤独。

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白天尽情开放的春花依然在夜晚悄悄地吐露芬芳。天上一轮明月高挂。如此美好的春夜,谁能够入睡?于是,李白在院子里的花丛中安放好案几,放上一壶美酒和酒杯,开始他的月下独酌。

李白在青年时代就有豪情壮志,可是却在长安当翰林供奉,这可是别人羡煞的职业,可是对于他来说,却是很郁闷,他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更因为知音难觅,于是,心中十分苦闷。

躲在花丛中喝酒,本来很美好啊,可是,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自然很惆怅,但李白就是李白,谁说没有朋友,天上的月亮不就是我的最好的朋友吗?月亮老兄,来,跟我走一个。你看,我举杯邀请明月,明月马上就来陪我喝酒了,多么善解人意?我,月亮,我的影子,成了三个人,够了,朋友不在多,在于好。

可是,明月不说话,也不举杯,不陪我喝酒,它真够高冷啊,我向他倾诉,他也不安慰我,我喝酒,他就那样看着我。李白有些生气了,明月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不配我喝酒,干嘛让我的影子跟随着我?

好吧,你不举杯,你让影子跟着我,那就跟着吧,就让你和我的影子两个不说话的朋友跟随着我吧,趁这明媚的春天里,我们一定要快乐。(后来的成语及时行乐是不是根据这句诗来的?)李白喝醉了,边喝酒边舞蹈,边歌唱,他歌唱时,月亮在天空中徘徊,他舞蹈时,他的影子甚至花影都跟随他舞蹈,显得凌乱不堪,趁着还清醒,影子啊,月亮啊,我们一同欢乐吧,等酒醉了,我们各自分散,让我们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共同遨游,让我们约定,相约重逢在浩渺的太空吧。

一个孤独的人,在美好的春夜里,在花丛中喝酒,边喝酒边忘情地歌舞,如此孤独的情景被诗人写得美妙动人。月色中的花虽然没有阳光下那样娇艳动人,但却别有韵律。虽然孤独,但与明月相伴也很好。何况还有花和影子呢?

虽然是静夜,但地上的影子(人影和花影)凌乱增加动感,也让春夜充满迷人的气息。这首诗就像一部微电影,写出春夜的迷人。

上面两首诗写的是李白自己的春天,春天是喝酒的季节,是送别的时节,但对于古时候的女子来说,更是少女采桑季节,是思妇思念丈夫的季节。当明媚的女子与春天结合,春天就更加如诗如画。

第三《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时入罗维。”

燕地小草刚像丝绒一般柔软纤细,秦地的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了树枝。

当你怀念家园盼望归家之日时,我早就因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吹进罗帐激起我的愁思呢?

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战国时候的燕国,后来泛指我国北方地区,也就是思妇的丈夫戍边的地区。这里的草刚刚像碧绿的丝绒一般。秦,今天的陕西省一带,也是思妇所在的长安城。

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不但气候不同,物候也不同,同样是春天,北方绿草刚刚冒出丝绒一般的绿色,而秦地(长安郊外)桑树的枝条已经被茂密的枝叶压低垂了。

在秦地长安的女子看到春天茂密的桑树枝条都被压低了,于是,她联想到了她丈夫戍边的燕地,那里绿草葱茏,一定像碧绿的丝线一般吧。

她想到了自己的丈夫,此时一定怀念着家乡,迫切期盼着回家,因为,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她的内心也被思念煎熬着。这样的思念真叫人断肠啊。

诗人通过燕草和秦桑起兴,引出下文中两人的思念之情。

“燕草如碧丝”的“丝”与“思”同音,燕草的“丝”也是思妇思念的“思”而这种思念就像绿草一样绵延不断,在春天里格外茂盛。

而这样的思念之情不光是她有,她相信,丈夫在这明媚的春天里,一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秦桑的绿与燕草的碧将春天的思念染得缠绵悱恻。

思妇是在窗前看着桑树,想象燕草,然后想象两地相思的,她似乎也跟随着春天的绿色到遥远的燕地与丈夫相会。可是,一阵春风吹来,吹动她的罗帐,让她回到现实,于是,她有些气恼,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干嘛吹进我的罗帐,打扰我对丈夫的思念呢?

因为相思,春天更加明媚。

第三《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又叫《子夜歌》,相传是晋朝一位叫子夜的姑娘所作,声调比较哀愁,后来发展为五言四句小诗,专门吟咏爱情。因为属于吴地,又叫《吴歌》。其中有一种变体叫《子夜四时歌》,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写出四季之景,抒发四季之情。

而李白运用民歌,创新发展了《子夜四时歌》又化用汉《乐府》中的《陌上桑》写出一个春天的故事。

这个故事简洁明媚,很美好动人。

秦地一个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的桑树下采桑,她那双洁白如玉的手搭在桑树青绿的枝条上,采摘着嫩绿的桑叶,阳光下,她的红妆显得格外矫健。太守骑着五花马来了,与罗敷搭讪,罗敷说:“对不起,我的蚕宝宝饿了,你让你的五花马让开。”

《陌上桑》是一首叙事诗,采用铺叙手法以及用行人见到罗敷后的表现反衬手法写出罗敷的美丽,更用对话写出罗敷姑娘不畏权贵的大胆和智慧。

而李白用罗敷的美丽来衬托春天的美丽。于是,剪裁了很多内容,比如罗敷的打扮,只用“红妆”“素手”罗敷拒绝太守搭讪,只用十个字“蚕饥妾欲去,五花莫留连。”就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太守,绝不拖泥带水。

而绿水,红妆,素手,白日的色彩搭配,和采桑这一古代妇女们的劳动,让春天充满鲜活的魅力。如果没有罗敷,春天就少了明媚和明艳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