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量时代,文旅景区如何发力网红经济

自国庆假期以来,“网图滤镜有多强”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网友实地探访所见与平台滤镜照片的强烈对比,让人直呼“照骗”景点。不过,人们一边吐槽着网红景点,一边又在向往着下一个更优质的网红景点。景区网红经济已进入下半场,面对日趋小众化、体验式、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如何打造高质量的网红景区、景点?本报从景区实践、产业分析和纵深解读三方面入手,寻找流量变现逻辑下景区发力网红经济的新密码。

景区实践

西安大唐不夜城

以唐文化吸睛传播网红口碑

秦毅

▲西安大唐不夜城上的创意互动表演——与“李白”对诗秦毅摄

作为一个可以“代言”西安的文旅商业区,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为基,让人们穿越盛唐,在充盈着文化自信的步行街上,从古长安走到开放奋进的当代西安,在梦回大唐的同时又充分感知现代化都市的无限魅力。

如果问西安本地人,在西安哪里肯定会见到诸多身着汉服、唐装穿行的年轻人?或者说着华服在西安旅游,在哪里最有感觉?相信不少人都会建议你去网红街区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去转一转。

作为风靡一时的“不倒翁小姐姐”“凿山小哥哥”“李白”等抖音上热门小视频的“原产地”,西安大唐不夜城比邻西安地标大雁塔,贯穿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3个主题广场,坐落着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美术馆、曲江影城等文化场馆,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的步行街。

▲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红是策划的结果,更是传播的产物,是有趣、极具看点和话题带动力的行为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二次发酵,通过制造出几何式增长的点击率,形成了新的热点。可以说,在全社会感受到网红景区“红”起来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在新生代社群中传播了一段时间。网红景区的吸睛能力、引流能力得益于对传播扩散效应的持续放大,而能否持续,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有没有新的爆款推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今年国庆期间,大唐不夜城里游客如织,“喊泉”声、欢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在这些声音中,不时夹杂着几句欢乐的吟诗声。循声看去,原来是大唐不夜城新推出的互动方式——游客与“李白”对诗,便有机会获赠老字号肉夹馍一份。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不仅对上了“花间一壶酒”的下句“独酌无相亲”,更是流利背完了整首诗,在获得周围游客一片掌声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份香喷喷的肉夹馍。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大唐不夜城也因“与李白对唐诗可得肉夹馍”再度登上热搜。

游客对古诗的熟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让扮演李白的杨理驰惊喜连连:“没料到会有这么多游客参与互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传承。”据介绍,大唐不夜城的工作人员会经常一起“头脑风暴”,想方设法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当代人喜爱的旅游体验,让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探寻大唐不夜城备受游客青睐的原因,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各种因素,但是在强烈的唐文化代入氛围中,最大限度地观照游客的体验感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点。

从“不倒翁小姐姐”到“复活”唐代名画《捣练图》,再到“李白”与游客对诗,大唐不夜城努力用创意让传统文化变得更亲切、更有趣,也一次次因此出圈上热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中的这句话,用在游客与景区的关系上,其实也很合适。

纵深解读

景区网红经济要流量,更要“留量”

奇创旅游集团副总裁兼营销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夏晗

当前,高颜值似乎已经成为了网红景区的标配,但网红经济并不等于就是“美颜经济”。很多景区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个是过度依赖美颜滤镜,利用人为刻意打造的网红形象来博取眼球获取流量,比如前段时间饱受争议的“蓝房子”和“粉红海滩”事件,其结果必然是差评如潮。另一个误区则是喜欢跟风扎堆,什么概念红就做什么,什么产品火就做什么,而忽视了景区与生俱来的资源禀赋,导致自身特色弱化和游客体验同化,比如曾经的爆款玻璃栈道、“天空之镜”,很多景区纷纷落地相关产品,高度同质化反而让游客觉得索然无味,这也是很多网红项目生命周期短的原因之一。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红经济为景区运营和市场突围带来了新思路。网红经济以其推广成本低、产品迭代快、内容话题性强等特点,确实能够帮助景区快速引爆人气,一夜爆红。从“不倒翁小姐姐”到“话痨威震天”,从玻璃栈道到萌宠乐园,一个个成功的事例,让越来越多的景区前赴后继开发网红产品,打造网红打卡点。

随着中国旅游消费开启内循环模式,网红经济逐步进入下半场,景区如何实现流量的长效运营呢?

01网红经济的内核是IP价值

从本质上说,网红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具有一定流量影响力和变现力的社交资产。网红并不局限于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红人,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个虚拟形象甚至一座城市都能成为网红。

关于这种社交资产,还有一种更为流行的说法,叫做IP。我们可以把网红认为是IP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流量聚合体,或者说是IP资产在移动互联科技下的延伸。而网红通过流量变现的过程就是网红经济。依托移动互联网及社交平台,持续制造热点和聚集流量,逐步建立庞大的粉丝群体,通过网红IP构建定向消费市场,将粉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