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欧阳修的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雨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2762.html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栏杆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傍堕钗横。”欧阳修临江仙。

实际上只要是涉及芙蓉塘,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商隐的《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可以说李商隐开夏日荷花雷雨诗的先河,在紧密的诗章里,写出了荷花雷雨,夏日的郁闷和浓情。

“金蟾噬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那湿漉漉的感觉,从庭院的滴着水的轱辘井,到帘幕中的香气,无不表达着一种压抑浓情和绝望。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春花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是一种爱情和相思在夏天里被隔绝的苦闷和伤心,那恋爱与欢娱戛然而止,如同梦一样散去,且不再有延续和交集,剩下的如火的青春,在夏天的雨里,像香一样无望的燃烧。

这首诗之所以著名,乃是描写了夏天雷雨之前那种黯淡的郁闷以及心火之艳,仿佛冰火相激,激起很多人内心的关于青春和爱的记忆和涟漪。

而芙蓉塘外的雷声,和一池细雨中艳丽的芙蓉花,成为了最美最忧伤的夏歌。

可以说,这已经是夏天荷花雷雨的封神之作。就算是有人想写,大抵也是如李白,看见黄鹤楼,早有崔颢题诗在上头。

宋朝的欧阳修,比李商隐晚生多年。他的早期履历和李商隐差不多,20多岁之前,家境贫寒,努力读书,在落榜两次之后,于23岁登进士第,之后在秘书省做校书郎,也和李商隐一样被高官招为女婿,也同样不久死了妻子。

但是欧阳修生在一个不错的时代,至少他的仕途比李商隐顺遂,不用像李商隐被令狐绹一剑封喉,他在三十多岁就参与了重要的朝政,并成为了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李商隐的三十多岁,还在各个幕府奔波,爱情的失落,事业没有起色,沉沉晚唐的悲哀,压在了这个有力无处发挥的男人身上,压缩成绮丽而有悲哀郁闷的诗章。

欧阳修也是在宋朝的开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还是相对光明。所以他的诗词有一种明朗和开阔。他不熟悉李商隐的诗,那绝对是假的。比如这首荷塘雷雨,用的就是李商隐的框架。君子和而不同,在李商隐这首浓情艳丽的夏雨荷花上,让我们看看欧阳修有哪些不同和新意。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比起李商隐的浓烈的情绪,欧阳修明显有一种轻灵。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升。”这是雨后的庭院,在池塘边上,一道彩虹在黄昏里显现,又或者那本来就是一座半遮掩的庭院小虹桥,而佳人在小楼上,看着黄昏的天空,等待月亮升起。

在李商隐的诗中,佳人是没有出来的。她关在了香气氤氲的房间里。看着那檀香绝望地升起飘荡。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

一只燕子过来,去看到了佳人背后的室内陈设。那半透明的帘子垂下,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里面干净平整的凉席。

“水晶双枕,傍有堕钗横。”那床上有两个水晶枕头,枕边有一只从头发上掉落的钗子。这预示着这个女子已经结婚,但是丈夫行远,她在雷雨之后急忙去楼上看天空和远方,是因为她心里有牵挂和相思。

同样是庭院荷花雷雨,欧阳修的这首诗词清新明丽,写出了一个女子的思念和无言盼望,这盼望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是可以期待的,于是这期盼和场景也就精致明丽而动人。

那么反观李商隐的荷花雷雨,则是一种没有出口的郁闷和绝望。那一段浓情往事,只是如梦,而真实中,是那个女子连出门的心情都没有,因为没有现实的归人给她遥想。她只是呆在沉闷的阁楼里,听见时光和夏雨,看见香烟,吞噬她的生命和激情。

欧阳修为什么要以李商隐的诗作为框架翻新呢?

第一:他非常欣赏李商隐营造意境的才华。至少雷雨和荷花,以庭院为视角,李商隐这首极好。

第二:作为宋朝初年的文坛大家,时代和他共生了一种明朗的气质,他不喜欢当时的文人刻意用典,装饰华丽,而提倡一种契合时代的文风。

第三:是时代也是欧阳修本人的个性,寻求一种突破和向往,那么在李商隐如此绝艳的诗上,他化作了思妇对未来的期待和盼望,反而形成一种清新明丽的感觉,虽然大框架是李商隐的,但是画面和诗作呈现的,却是一种清新和雅丽。

第四,不排除他有意来写,想用另一种风格超越。

李商隐的芙蓉塘外有轻雷,是一种百转千回的伤感,欧阳修的柳外轻雷池上雨,是一种淡雅明快。他们也代表着时代所赋予给他们特殊的诗风气质,虽然各有千秋,但爱诗词的你,处在何种人生境地,喜欢哪首夏雨荷花呢?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