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三月时李白的两首诗,励志而温馨,其

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年少之李白,胸怀大志,愿发挥自己的能力,愿意成为宰相之类的顾命大臣。希望通过一己之力使天下安定,国家统一。

为了实现理想,24岁的李白在恋恋不舍中离开家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轮秋天的明月见证了诗人一路而行,然而,对于从小生长在蜀地的他,在踌躇满志的前行中,也生出了几分留恋之情。

虽然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十多年间的第一次漫游生涯,四十四岁到五十岁期间的第二次漫游,他一直觉得仕途的艰难,但在一路游玩中,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也是值得宽慰的。

烟花三月,对友人真挚的祝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一个“爱”字写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白的很多诗中,很少见到他对别人这么高的评价。

年,二十七岁的李白开始了“酒隐安陆”的十年蹉跎岁月。

在安陆,李白与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结成挚友。

70年,阳春三月,李白专程乘舟东去江夏送别即将前往广陵的孟浩然,送别之时,写下了这首旷古名篇。

“黄鹤楼”历来是文人骚客诗酒留恋处,两位诗人于此告别,其情其境,诗意几多,浪漫几多,风雅几多,引人遐想。

三月扬州,如烟的柳絮,醉美的鲜花,生机勃勃的春景,读后,意境优美而深远。

清人孙洙曾赞誉此句:“千古丽句”,确实不同凡响。

送别,令人伤感,诗人伫立江岸凝神远望久久不离的形象,镌刻在读者心中。故人已离去,诗人收敛之前的潇洒神态,将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明媚的三月,一场特殊的离别,少了伤感,多了祝福,少了沉重之情,多潇洒之意。

这首诗精炼而温馨,把送别场面置身于阔大的意境中,语言清丽,别具匠心,真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绿杨三月,对友人真诚的鼓励

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李白曾写一首《赠潘侍御论钱少阳》:“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在诗中,他用最美之语言礼赞了这位老者。

钱征,人称钱少阳,一位隐居不仕却德高望重的老翁。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之作,和先前的作品一样,虽有牢骚,但昂扬之志,豪放之风依然不变。

烟花三月,正是拂堤杨柳飘飘,鲜花如锦,姹紫嫣红时,我们俩应举起白玉杯,趁此春光,痛饮美酒。

春风徐徐,但还能吹拂几日?你看,我们的两鬓各已斑白。此刻除了秉烛夜游,唯须饮酒,如果投竿垂钓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啊。

如能遇到周文王到渭水打猎,说不定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帝王之师。

浪漫三月,两位胸怀出仕建功抱负的知己,一起举杯,珍惜时光,彼此共勉。

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劝勉同时又含蓄蕴藉,韵味悠远,简单中透出豪放豁达的气势。

中国传统文化中,李白的诗歌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已不知回响耳边多少次。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知激励多少人。

……

每每遇到挫折,只想到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END-

作者:诗文Lif生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