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金周随本图的“直播武汉倾城时光”队伍一行十多人来到武昌户部巷,这队伍中估计有一多半人并非武汉的“土著”,所以也和大家一样实拍并写实吧。
艳阳高照,满街红旗,人头攒动。
不管是户部巷的正街还是北街,到处都是人。
北街的人似乎更多,看面孔还是年轻人多。
带伢来逛的也不少。
应该说改造后的户部巷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管理也上了档次。图中的围墙那边是武昌斗级营,很老的街区,曾有不少历史建筑,也正在改造中。
看看是不是都是年轻的面孔,边走边吃喝,挺爽的。
作为老武汉,我并不太认同那些户部巷如何如何啥(价、量、质)的说法,实际上户部巷的价格是偏高,但任何一个人流量大的景区是找不到低价的,只要你需要,你能接受,就合理。
其实户部巷现在除了武汉的传统小吃和老字号以外,不少外地的知名小吃也入驻了。
所列的这几个武汉知名的店铺倒还是可以去看看,你就是不吃,了解一下武汉的饮食文化还是不错的,咱并非这些店家的托。这些老而大店的质量和环境还是有保证的。
一家卖彩色汤包的店,吃过几次了,和传统的汤包相比还是有创新的。
糊汤粉,也是武汉比较多的小吃,泡着油条吃不错。
热干面的名号现在很多了,再吃一家也无妨。记着配一份蛋酒。
这个该是新品种吧,门前排队的人不少。
糯米包油条(武汉老话叫“油饺”),看价格是比街头的摊贩贵些,但现在很少看到这个了。以前的油香和欢喜坨呢,似乎绝迹了,90后20后应该找来尝尝。
大中华酒楼,武汉老牌餐饮劲旅。上馆子可以去这里,附近似乎没有比这大的馆子了。
糊米酒还是该推荐一下,不过印象中最好的还是老民生甜食店的,现在却不知所踪。
鸭脖子,已走向全国了。
藕汤生煎包,搭配吃还是不错的。
这样的糊米酒没喝过,不过好像挺受年轻人的欢迎,和那“奶茶”差不多?
不知是啥糕。
酸奶、酸梅汤,玩累了来一杯提精神。
看着挺诱人的,还不知这竹筒里是啥。
“镜面墙”折射户部巷。总而言之,没去过户部巷的游人建议还是去逛逛,你就是和成都宽窄巷子、北京的锣鼓巷等相比也得有个实地印象吧。总之,户部巷不算大也没有别的地方排场,但小吃的品种还是最多最全的。地处司门口老商圈,逛累了不妨带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