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载,楹联家白雉山与他的黄鹤楼故事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4679454.html

70年前在“黄鹤楼”前拍的老照片,34年前的会议通知...近日,著名楹联家白雉山向黄鹤楼公园捐赠了4件珍藏多年的旧物,一段跨越70年的“人楼情缘”就此展开。

/15岁时初见黄鹤楼/

其中一件旧物是一张背景画布为黄鹤楼的合照,照片上两位穿着军装的青年风华正茂。左侧的便是白雉山。

年白雉山和战友一起在照相馆与“黄鹤楼”合影

白雉山先生出生于鄂东南一个偏僻的山区,因从小读过几年私塾,从书上知道武汉有个大名鼎鼎的黄鹤楼,遂对崔颢诗中所描绘的山川胜迹仰慕不已,只恨无缘一见。

年,时年15岁的他入伍到某军分区文工团工作。一次同一位战友一道到武汉出差,特地去蛇山上看了心驰神往的“黄鹤楼”,却被告知看到的是奥略楼,黄鹤楼已经被毁。

正在失望之际,看到楼下有家照相馆里有个专供游客拍照的“黄鹤楼”布景,于是他喜出望外,与战友拍了一张合照,并将照片一直珍藏至今。

“后来我还特地问了专业人士,得知布景上的黄鹤楼是仿照清代同治年间建造的黄鹤楼模样绘制的。”白雉山说。

/51岁为黄鹤楼写楹联/

年6月黄鹤楼重建开放前夕,武汉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市十余位专家学者,对楼区的诗词、楹联、匾额、书法、绘画等文化设施进行最后的验收检查。

“收到会议通知时,我欣喜若狂。因为我不仅能够见到真正的黄鹤楼了,还将参与到它的重建工作中!”白雉山说。

年参加验收检查的专家学者们在黄鹤楼前合影

在检查中,学者徐明庭和时任江汉大学校长的杨江柱、长江日报记者马昌松等都向他建议说:“您是楹联专家,能否写一副长联,将名楼重建后的江山胜迹、人文景观等都写进去,岂不更有时代意义?”

白雉山经过半个月的构思和修改,创作了一副字的长联,获得了各位学者的一致认可,经楼方组织专家审核后,最后由著名书法家陈义经先生书写,被刻挂在白云阁的正厅。

捐赠的旧物中其中一件便是保存至今的会议通知原件,还有受邀专家学者们在重建竣工的黄鹤楼前的合照。

/黄鹤楼的名誉比我自己的还重要/

作为黄鹤楼的文化顾问,白雉山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