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多少他收藏了近百种黄鹤楼门票

00:1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6日讯喜欢收藏景区门票的叶保洲,在国内外众多景点里更钟情于黄鹤楼,他收藏的2万多种景点门票中,黄鹤楼门票就占到近百种。

叶保洲收藏的黄鹤楼门票。记者覃柳玮 摄

76岁的叶保洲是武昌区积玉桥街道尚隆苑社区居民,他家里有个书柜,四层书架里摆满了大小一致的文件夹,里面有世界遗产、国家级景点、博物馆、红色景点等各类门票2万多种。有的门票历史久远,简易的草纸上写着2分票值。

叶保洲说,20世纪70年代,他因经常出差有机会去到各地的名胜古迹。“当时应该叫参观,人们没有旅游的概念。”小小的门票成了重要的纪念品,那时起,叶保洲开始有意识收集门票。

叶保洲的书柜摆满收藏有门票的文件夹。记者覃柳玮 摄

除了自己旅行,亲戚朋友的门票也会送给他。年退休后,他还认识了许多有同样收藏爱好的朋友,有些珍贵的门票叶保洲会与朋友交换或购得。

在书架二层,有两个文件夹收藏着长江大桥、东湖、黄鹤楼、农讲所、宝通寺等几乎所有武汉市著名景点的门票,每个景点都配有简介。这其中要数黄鹤楼的门票最丰富,有近种不同样式。门票大小、颜色、排版、材质、风格各异。

叶保洲向记者展示最早的黄鹤楼门票。记者覃柳玮 摄

最早的黄鹤楼门票是竖向排列的,上方是黄鹤楼简笔画,中间绘有一只白鹤,下方书写黄鹤楼三字。票价一元,有灰、黄、紫、绿四种不同的颜色。叶保洲说:“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收藏黄鹤楼门票非常有意义。门票不仅有艺术之美,它们也见证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

年叶保洲在黄鹤楼工作时的留影。记者覃柳玮翻拍

年,黄鹤楼建成开放前夕,叶保洲作为安保人员提前进入公园。站在全新的角度俯瞰武汉,叶保洲十分震撼。“两江四岸尽收眼底,对面是正在建设的龟山电视塔,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江水滔滔,太壮观了。”外地亲友来汉,叶保洲一定会带他们去黄鹤楼打卡。

叶保洲收藏的黄鹤楼门票。记者覃柳玮 摄

有的门票上拍摄有早期黄鹤楼周围的部分景观,叶保洲戴着眼镜,指着门票给记者讲解。“那时候江边没什么高楼,植被也不多,车流人流都不大,蛇山脚下的房子总是灰蒙蒙、东倒西歪的感觉。你看现在,高楼大厦一栋栋长出来,到处是车水马龙。站在黄鹤楼往下看,解放路、武珞路沿线的房子是整整齐齐的小区。”

今年4月,听说黄鹤楼公园在发放一套新的文创书签,叶保洲故地重游。想起过去,他感慨万千。“我第一次去黄鹤楼是走路去的,有的人骑自行车。现在好了,地铁、公交、汽车随便选,从我家坐地铁5号线只要2站就到司门口黄鹤楼站了,真的舒服。”

叶保洲说,现在许多景点如博物馆、公园等向公众免费开放。还有的景点实行电子门票。叶保洲说:“虽然现在很多景区不再有纸质门票,但这也体现了社会进步。”

叶保洲收藏的黄鹤楼门票。记者覃柳玮摄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通讯员陈艺刘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