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为何登上了黄鹤楼却没有作诗一首

说到诗仙的大名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到李白那可是一位写诗能手,上学期间谁没背过他的几首诗,他留下的那些诗歌已经成了历史上的无价之宝,他这个人也是同他的诗一样充满了乐趣。

李白年幼是就是属于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就很聪明,人称神童,十岁就通读各类诗书,十五的时候又喜爱上了剑术,于是并没有去参加科举,而是带着一把剑去云游天下,正是因为看遍了世间的风景,晓得了山河的壮阔,他写出的诗才这么的磅礴大气,他所写出的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歌不在少数。

贺知章曾说他是天上掉落的谪仙,由于谪仙这个词,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仙气飘飘,总是身着一身白衣,再加上他写的诗都透漏一丝丝的浪漫色彩,其中也不乏飘逸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就是诗的主人就是活在传说里的人。

名满天下后的李白奉诏来到长安城,据说李隆基还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这位诗仙,也曾亲手为他调制过汤羹,在那个年代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唐玄宗的本意是想他当一个宫廷诗人,当时正处在和平繁荣歌舞升平的年代,在这种年代里该多着诗歌的点缀。

他刚进宫的时候对政治并没什么了解,写了不少歌颂和平盛世的诗歌,但是李白自身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到了李隆基在位的后期,政治开始出现了走下坡路的现象,李隆基从一个明君开始慢慢变的昏庸,这时不少朝中的大臣已经看不下去了,不少大臣开始担忧朝政,害怕唐朝的江山变的风雨飘摇,李白也是同样如此,但他也无力做些什么,只能写些诗歌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郁不得志。

后来他便请辞离开了长安这个政治中心,开始了他山间游历的生活,李白和友人还曾一起来到黄鹤楼游玩,一般像这类文人到了某个地方游玩时都会留下几首诗,李白喜爱写诗歌,并且他留下的诗歌并不少,但他却没有在黄鹤楼上留下诗词歌赋,其实他在黄鹤楼上也曾想过要留下诗词的,只不过猛然间想起当年崔颢的那首黄鹤楼,想起此诗,他便放下了手中刚想题诗的笔,叹道眼前又如此美景却没办法道出,只因崔颢早已题诗在上头。

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被派去抵抗叛军,途中遇到李白,出于爱国之心,李白便写了一首赞美歌颂永王的诗词,只可惜到了后来永王不得信任,被认为是造反,知道这之后永王异常生气,于是真的起兵造反,由于李白写了那首诗,也被盖了和谋反的帽子,幸得友人相救才由死罪改为了流放,后来朝廷大赦天下也就没了什么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