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最近李白又又又火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疑惑:“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儿来?”
其实李白自己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解答过了,就是他的《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寻常人家的孩子,有几个能见过白玉盘的?
白玉做的盘子可是价值不菲,一看就知道李白家境殷实,财力雄厚。
换个方向一想,如果李白家里没钱,估计这首诗应该是......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李白实在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他好像从来没因为“缺钱”而烦恼过,他的诗里不是游山玩水、饮酒作诗,就是浪迹天涯、快意江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将进酒》
他也不曾委屈过自己,即使一心求官,也不折傲骨: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所以后人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
既是“仙”,那便注定李白浪漫自在又酣畅淋漓的一生。
有人说李白先祖生活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上,通过多年的经商贸易,家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有人说李白一族因为先祖获罪被流放,是没落贵族。
虽然李白的诗歌中没提及过家庭,但我们还是可以确定李白是“富二代”。
因为他是家中第十二个孩子,普通人养几个孩子就压力很大了,而李白家有至少十二个孩子。
李白小时候随父亲来到四川,在青莲乡买了一块地,然后租出去,我们都知道李白号“青莲居士”这个青莲就源于青莲乡。
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地产,成为“包租公”,谁能说他家不富裕?
古人有姓、有名、有字、有号;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聪颖我们可能都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里了解一二,其实李白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有人说关于唐诗推动上的成就,李白不如杜甫,因为学习杜甫可以通过几十年的训练达成,李白那是纯粹的天赋!
李白七岁时,还没有名,一天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开口吟诗道:
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于是父亲取首尾两字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李白除了诗人还是一位剑客,文武加持下,他的心中有一片更大的天下,他渴望比肩管仲、晏婴,谋帝王之术,做辅弼之臣。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但李白注定与天下文人不同,一是商贾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二是他不愿低下身段与天下寒士去争夺一官半职。
于是他拿“诗”做礼物,希望才华能被赏识,以求得一官半职,大展自己的抱负。
那是个浪漫的时代,也是个伟大的时代,所以给了一个24岁的年轻人写下恢弘篇章的勇气。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
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
白即膝行而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
永辞君侯,黄鹄举矣。
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上安州装长史书》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
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为宋中丞自荐表》
完全是一副傲娇的的模样。
李白有李白的傲慢,权贵自然也有权贵的偏见,他投出的那些诗,大多时候都没有回音。
这段时间,他结识了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孟浩然之广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这段时间,他见过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孔子)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
这段时间,他有了自己的idol鲁仲连
谁道太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别鲁颂》
这段时间,他走过巍峨的高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这段时间,他感怀自己的家乡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这段时间,他四处游历,四海为家。无数“粉丝”邀请他做客,走到哪儿,都有兄弟的资助。
三任妻子,其中一任是前宰相的孙女,一任是现宰相的女儿,而且都很支持李白。
相对于世俗的那些财富,文人的那些名声,李白更渴望光耀门庭,施展抱负。
40岁那年,李白走进了朝堂,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还和夫人写了开玩笑的《别内赴征》诗三首,其中头两首是: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天宝元年,李白到了长安,唐玄宗唐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还亲手为他调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自信满满,他觉得自己的抱负即将施展,雄心即将实现。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塞下曲·其六》
但现实却狠狠浇了李白一盆冷水,“翰林供奉”就是皇帝的秘书,每天只需要负责歌颂皇帝功德,描摹昌平盛世。
二十余载的盼望,对治国典籍研究的无比深刻,也比不上为妃子写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
在理想达成的这一年,李白感到了巨大的狼狈和无边的孤独。
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任华《寄李白》
李白的傲气做不到阿谀奉承和低眉顺眼,他就该带着大唐的骄傲纵横捭阖。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醉酒填词,意兴所至,叫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唐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朝代,即使皇帝对李白再三不满,李白上疏请辞,唐玄宗仍旧“赐金放还”,给与李白一笔在当时算得上很大的财富,以示对他的恩宠和认可。
但李白从小没尝过“缺钱”的滋味,财富于他只是数字而已,他离开的那一天,倔强地背着长安城朗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离开长安的李白,开始了又一次漫长的游历。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说李白“访仙山,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他“忽悠了”在洛阳的杜甫、拉上了在河北的高适同游,留下了无数华彩辞章。
杜甫被李白折服,完全就是个迷弟,李白还写诗跟杜甫开玩笑: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
两人离别时,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与杜甫分别后,他思念之情如汶水一样,无穷无尽地流荡着怀念!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
好友王昌龄被贬,他充满不舍与遗憾: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他梦游天姥山,感叹道世事无常: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他到宣州与故人告别,登上谢朓楼感慨: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许多好友,汪伦就是其中之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的一生,之所以能这样肆意,因为他根本没有焦虑,也没有烦恼。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五花马相当于现在的宾利、劳斯莱斯,和价值一千金的貂皮,说拿去换酒就拿去换酒。
他认为自己是有大才能的人,钱什么的,就算花完了又怎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李白诗歌中不比喻就算了,一比喻就是哪些人?
诸葛亮、谢安之流!
他认为自己是有大才能的人,要当官就当宰相!
皇帝不让他当宰相怎么办?
喝酒呗!
其实李白的酒不仅是酣畅淋漓的酒,更是借酒消愁的酒。
求而不得,放手又不能,只能喝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酒消愁的日子没过多久,安史之乱席卷了李唐江山。
这时候李白已隐居于庐山屏风叠,却还关心时政,一心想要报效国家,或者说一心想要当官: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赠张相镐·其二》
这时候永王突然到访,他的雄心被点燃了,但是不到五个月,永王被镇压,李白被流放夜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时候的李白已经是花甲老人了,过往六十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恍然大梦。
他终于知道“缺钱”是一种怎样的境遇,身边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扶持,曾经的好朋友高适是关押他的将领,却装作素不相识。
一时得意,一时失意,一时年少轻狂,一时悲苦加身。
但是李白骨子里可没有那些压抑的悲苦,两年后被大赦,李白写下带着畅快和快意的一句: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临终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年逾花甲又经历了流放之灾,李白依旧潇洒,依旧浪漫,依旧喝酒,依旧舞剑,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终歌》
李白以一己之力,融汇磅礴激烈的万千气象,纵横古今。
凭借强悍的生命力,从悲剧中挣脱出来。自卑与自负,荣耀与挫败,浪漫与轻狂,功利与无求,多少极端在他身上淋漓展现。
他踏浪而来,酒醉入江,抱月而归,要是能重来,我还选李白!
资料来源:
《李白诗选》
《李白传》——李长之
李白—百度百科/维基词条
策划
五分钟工作室
编辑
张十五
插画
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