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朗朗上口的名句,人人都耳熟能详,黄鹤楼伴着崔颢的诗句,也声名远播,扬名天下。桃花盛开的时节,我有幸登上黄鹤楼,眺望远处的滚滚车流、滔滔长江水,横跨两岸的武汉长江大桥,心潮起伏,在与沉甸甸的历史对话,千古人物幻变的画图幅幅震撼而来,感受着千年文化时空的辽阔高远……
李白一生好游名川大山,艳丽诗篇闪烁在山水之间,乡野之间。像“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不经意的诗,把扬州高高托起,那千年美丽流转,让扬州闻名海内外,到了武汉名城,因为看到崔颢的题黄鹤楼,感到自己才华无法超越,随发出了万古感叹:”眼前景色道不得,只因崔颢在上头。”只能就此搁笔,后人在黄鹤楼下建立“搁笔亭”,记念诗仙在此留下的痕迹。岁月的潮水冲刷着历史记忆。事和景物都已远去,但这一段却成了一个记载历史,永远清晰,抹不去的镜头也成了一幅美景,一个典故,它令后人津津乐道,评说不已……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大力推行“兴实业、办教育”等新政,在汉阳一带形成蔚为壮观的十里“制造工业长廊”。他近20年的“湖北新政”的历史。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电厂、水厂以及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局,还有造纸、制革等相继建成投产,奠定了近代湖北工业坚实的基础,也使湖北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使“汉阳造”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名枪的代名词。黄鹤楼不会忘却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影响改变了湖北的历史地位,他的三不争名言: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也教育着你我之辈为人为善之理。而今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的雄姿已无处找寻,唯有“汉阳造”依旧散发着黝黑的光芒,无言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走过冬天的万物,在长江两岸生机勃勃,容光焕发:桃花含着晶莹的露珠,舒展笑容;江水弹奏琴键,流淌出一款款幽静的晨光曲,欢快地奔向远方。眺望田野里,禾苗显得越发碧绿,像无暇的翡翠一样,辽阔的田野,像是被披上绿色的地毯。山坡上,杜鹃花昂首怒放,啸傲天宇,簇拥着点缀着山涧沟壑,好似天上千万朵绚丽多姿的云彩洒落人间……陶醉于这美景之中,空气不再沉闷,清新无比,使人心旷神怡。天空不再低沉,变得高远,使人顿感海阔天空,是啊,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用心灵去倾听,在人生的旅途中,美景,会让生活更加美好,更加美丽!
一个城市,一江江水,一座高楼,因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巅峰,在华夏大地上冉冉生辉,吸引着如潮的人群来这里参观学习,投资创业,再次登上黄鹤楼,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景象,面对一江春水奔腾,当歌之咏之,愿生命之龙如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