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安陆娶妻生子

湖北省安陆市,在武汉到襄阳的黄金旅游线路上(武汉、云梦、安陆、随州、襄阳等)。唐朝大诗人李白,27岁到37岁时在安陆(唐朝时的安州)生活了十年,和前朝宰相许圉师孙女许萱(也有人说是许紫烟)结婚。我们或许可以透过这段历史故事,更深刻的认识李白,了解李白的内心情感。

李白小时候就喜欢司马相如的赋《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对古云梦泽向往已久。李白从四川出来后,来到湖北云梦和安陆,看到秀丽的山水,便停留下来。听说前朝宰相许圉师住在安陆,便决定前去拜谒。后来见到他的孙女,美貌和才华并举,李白被她吸引了。

李白找到孟浩然(也称孟襄阳,孟浩然是襄阳人)和其他友人,让他们帮忙说亲。后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李白拿着自己的诗作《望庐山瀑布》,指着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给孟浩然看。孟浩然懂了,原来李白你这小子要娶许紫烟呀!好好好,我给你去说媒。这或许是后人的想象,真实情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李白确实和许氏结婚了,儿子名字是伯禽,女儿名字叫平阳(小名是明月奴)。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安陆李白纪念馆

许氏通情达理,朴素大方。她知道李白爱喝酒,,也知道酒是李白创作的灵感,所以很理解李白。李白有时喝酒过度,觉得对不起夫人,写过一首诗《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太常,指后汉的周泽,他日日在宗庙斋祭,如果不斋祭,他便烂醉如泥)

李白和妻子生活得很幸福。但是李白内心还是希望能够为朝廷做事的,苦于没有门路。他需要有人引荐他,需要敲门砖(敲响皇宫大门的推荐人)。他拜访安陆地方官,写信给他们。《上安州裴长史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但是李白桀骜不驯,很多渴求引荐的文章里,前几段把地方官写得很好,使劲拍马屁。后面却把自己写的牛气冲天,不愿驯服。

再加上有人对李白不满,造谣李白冒充李唐亲戚,畏罪潜逃到安陆。这些人觉得李白竟然入赘许家,还娶了那么温柔贤惠的老婆,心里很不痛快。再加上李白平时自视清高,狂放不羁,他们也看不惯李白。所以李白去哪个地方官那里拜谒,他们就造谣中伤李白,阻断李白的官途。

李白心情苦闷,结交官员不成,便去结交文人雅士。他跑到襄阳孟浩然家玩。那是个盛唐,孟浩然大李白十二岁,李白大杜甫十一岁。李白在安陆住了十年,公元到年,以安陆为中心,游历了襄阳,随州,武汉,扬州,南京等地。年,李白和杜甫相遇,这是后话。

有人说,孟浩然,李白,杜甫是三角恋。李白爱孟浩然,杜甫爱李白,这当然是笑谈。但李白确实为孟浩然写了很多诗,杜甫也为李白写了很多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李白在武汉为孟浩然写的,那时孟浩然要去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李白的诗浪漫多情,洒脱不羁。

李白还为孟浩然写了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后删除

李白在安陆居住的这十年,像孟浩然一样隐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经常拜谒达官贵人,有时登门拜访,有时写信自荐。在一次次失败后,又转向淡泊宁静的田园生活。李白多处游走,结交名士,游览山川河流。不在妻子身边,李白经常给妻子写信,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寄远十二首之六》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音。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李白爱妻子,爱儿女。李白也希望建功立业,为妻子儿女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为国家做贡献。妻子死后,李白带着儿女奔走四方。李白结束了安陆十年生活。后来李白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可惜李白桀骜不驯得罪了很多人,后来被赐金放还。李白拿着皇帝给的金银珠宝离开了长安,饮酒作乐,吟诗作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