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题诗黄鹤楼,乡愁随水共悠悠

如何控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505/4383451.html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子安,传说中仙人也,得道后常骑一黄鹤四处游历。这一日,子安正在空中观赏神州的秀美山河,忽被一处景色所吸引。这是蜿蜒不绝的山峦,从上看去,竟似巨蛇一般。巨大的蛇头伏于浩浩汤汤、日夜奔流不息的大江之侧,状如饮大江之水。尾巴随山体的盘旋辗转于闹市之都。

黄子安心里好奇,便按下云头,化为一名道士,一直走到蛇头山上。待得他站在这山顶,不由得心怀开阔。前看长江之浩渺,后临群山之奇秀。不过此处景色虽美,并无多少人家。只有一辛性人家开的酒楼,门前冷落鞍马稀。便寻步走进酒楼,辛性老人也是好道之人,见黄子安仙风道骨知是不凡,过来打招呼:“道长,可是要饮酒,小店有自酿美酒,远近闻名。”

黄子安见老人殷勤问酒,便到:“贫道,自从道观更四处游历,见此处风景极佳,便过来坐坐。美酒虽好,但贫道身无分文,可惜无福享受了。”辛性老人说到:“道长说的哪里话来,见道长虽满面风霜,但也飘然不凡。能到小店饮酒,是莫大的缘分。何谈金钱等俗物,道长稍后,这便取酒来与道长饮用。”

老人说完,便打来一壶酒,端来几盘小菜。黄子安也不客气,一面饮酒一面欣赏美景好不惬意。一连数日皆是如此,辛性老人从无厌烦之色。这日,黄子安一边饮酒,一面问到:“老人家,此处风景极佳,是个好所在,为何无人来此饮酒。“辛性老人道:“有钱人都到城中大的酒楼哪里会光顾我这个小店,没钱人又哪有闲情来此游玩。我也是混个温饱而已。”

黄子安听了老人的话,笑了笑说:“喝了老人家这些日子美酒,也得为你做点事,要不良心何安呢。”老人见说,连连摆手,意思不需要如此。黄子安四处游目观看,视线停在了一面白墙上。大喝一声:“仙鹤、仙鹤快快现身。”随着黄子安的声音,从天外飞来一只黄色的仙鹤,停在那个白墙的空地下,翩翩起舞,状态极其优美。一曲舞罢,化身在白墙之上,活灵活现,显出展翅欲飞的样子。

黄子安抚着长髯大笑,连声说:“好、好、好”,身形一动,便没有踪影,从空中传来他的声音:“老人家,只要你喊仙鹤快来,此鹤便会起舞,它会助你生意发达。”

世人听说此事,纷纷来此观看。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待到辛老人去世,辛家儿女却是贪得无厌的人,为了招揽更多的客人,时时要黄鹤起舞,不让其有休息时候。墙壁上的仙鹤日渐憔悴。

这时,正在仙洞里修行的黄子安,掐指一算,知道辛老人已经故去。便驾祥云来到酒楼上空,看到酒客不断,仙鹤时时起舞,已无早时精神,却不见辛家人让它休息。不禁长叹一声,拿出拂尘向下一指大声说到:“仙鹤、仙鹤,还不归来!”

只见,正在疲惫起舞的仙鹤,听到声音,顿时来了精神。一声鸣叫,便展翅向空中飞去。众人大惊,走出酒楼一看,一仙人正骑在仙鹤身上,腾云驾雾而去。辛家儿女失了仙鹤,日子日渐困顿。

吴王孙权知道此事,便于此地建起高楼,气势巍峨,时人称之为黄鹤楼。后又经几毁几建,终于到了唐代。

崔颢幼负才名,20多岁离开家乡汴州(今河南开封),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后,便在外游宦。时间久了,不免思念起家乡来了。思虑再三,终于决定溯江而上,回到汴州。只是恐怕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

这一日船到了鄂州(武昌),崔颢久闻黄鹤楼大名,今日即到此地,怎能不登览一观。船靠岸后,船家说:“这位相公,本地美景甚多,最出名的就是位于黄鹤矶的黄鹤楼了,我想相公一定是要游玩的,船在此地停靠,相公尽管去吧!我在此地等相公两天”

崔颢说到:“多谢船家指点,崔某正有此意。船家这两天可自行方便,到时我多给船钱。”船公说到:“如此就多谢崔相公了。”

崔颢告别船家,信步上岸,突见一人快步走过来,老远便喊到:“崔兄停步,兄弟特来迎接兄长。”崔颢拢目观看,却原来是本族兄弟崔成。崔成在鄂州府任职,听闻崔颢返乡路过本地,知崔颢是风雅之人,定会来此观赏黄鹤楼。便打听其行程,却正其所料。

崔颢看到崔成,不免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对崔成的细心存有感激。待崔成走到近处,抱拳当胸,深施一礼道:“崔某路经此地,得见兄弟厚意,幸何如哉!只是要劳烦兄弟了。”崔成也赶紧还礼道:“都是自家兄弟,何谈劳烦二字。早从家书中得知兄长欲还归乡里,特意等候兄长数日。幸得与兄长相见。黄鹤楼乃当地胜景,想兄长风雅才子,怎可不前去一观。兄弟便来陪兄长前去如何?”

崔颢正觉得独自游览少了乐趣,现有族弟愿意陪同前往自是高兴。崔成陪同崔颢一面游览,一面介绍景物的特点和由来。第二日便来到黄鹤楼前,崔颢举目观瞧,只见黄鹤楼气势恢宏、檐角如飞、楼内灯火辉煌。不由得心里赞叹,好一座名楼!怪不得文人墨客都愿意来此游览。

崔颢与崔成二人登至最高层,坐在视野宽阔之处,要来酒菜边喝边欣赏楼景。

崔颢问到:“听闻此楼为吴王孙权所建,当初吴王有感于仙人黄子安乘鹤西归之事,命人修建了此楼。”崔成笑道:“此楼确为吴王孙权所建,但神仙之事只是民间附会之说,吾兄岂可当真。”崔颢闻言亦笑道:“为兄也知此事尚待考究,只是此楼有神仙之说,方显出不凡。”崔成道:“虽说神仙鬼怪之事不可全然不信,但其多为人间不平之事,为人附会而成。名楼应多风雅之事,如兄长般风流才子,处此胜景怎可无吟咏。”

崔颢说到:“为兄虽也好作诗自况,但怎敢当得才子二字。想来当今才子当如李太白之豪放、王摩诘之清雅”。崔成说到:“李太白、王摩诘确是当代大才,但兄长也不必自谦。想来兰亭诗会,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佳作,至今仍为人推崇古今第一名贴。滕王阁盛会,得王子安的《滕王阁序》,至今仍被尊为第一骈文。吾兄何不效法前人,也来抒情一番。或也可有佳作留世,岂不比附会神仙之说更让人向往”。

崔颢听到兄弟所说,也不免有一试之心。便把目光移于楼外,放眼远处汉阳之地树清晰可见、历历在目;鹦鹉洲草木萋萋,欣然向荣。不禁心有所感。

崔成看到崔颢脸上的表情,知道这个大才子,定会有所感。便问到:“兄长在想什么?”崔颢答到:“‘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的鹦鹉洲,据说三国时祢衡便葬于此地。现在芳草萋萋,恐不知之处了。”崔成说到:“确有此事,祢衡当初为黄祖所杀,便葬在此处。”

崔颢沉思一会儿,开口吟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成不禁拊掌赞到:“兄长真是高才,此诗情景交融、意境高远。真是好诗啊!”

这时,黄鹤楼的伙计正巧端来茶水,闻到崔颢吟诗,也觉得此诗甚好,便开口说到:“相公所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何不将此诗题于墙壁之上,也是一桩美谈。楼上有一处,就是留与文人墨客题吟之处。”崔成听到伙计所说,也觉得该提议很好,也劝到:“兄长,不如听伙计所说,将此诗题于墙壁之上,留与后人,当是极其风雅之事。”

崔颢听到此言,便随着伙计来到题写之处,刷刷点点将《黄鹤楼》一诗书写于墙壁之上。写罢,不便故乡之思更加深切,楼外已是暮色初起,却看不见何处是故乡汴洲。只见得江上烟波弥漫,愁思浮上心头。

第二日,崔颢与崔成告别,启程回乡。却已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了”。

若干年后,李白游历此处,不觉诗兴大发,刚要题写,见到崔颢题诗,不觉大赞。说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为之搁笔。后人闻之,不免争相传诵,崔颢《黄鹤楼》一诗更是闻名天下。

黄鹤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