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94211.html

记得在周一的时候,凌晨两点多醒来,我没有继续睡觉,而是默默开始背古诗,背到一半忘了,拿出手机搜下句,我也不知道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大体就跟我想和你说这件事情一样无趣吧。

说起古诗,真是拿得起,放得下,转头就忘。今天来赏析一下这篇《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我搜索了一圈,记得是没有学过,但是搜了一下发现现在是初中教材的内容了。

这首诗和我的童年有着很深的渊源,那就是小时候爱看的《包青天》,每当这首歌响起,就在懵懂中带着对于行侠仗义,公正廉明的崇敬,歌词这样唱道: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

今日乱我心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风四飘流

在表达忧愁方面,李白无意是一个典型代表。而纵观整首现代歌曲,其实会发现有很多的字眼是来自于《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比如“上青天”,“多烦忧”,“在人间”等。

完整的诗句如下: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一首登高题材的诗,背景是李白在天宝元年()任职于翰林院,两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了长安,内心十分愤慨,他又开始了游离的生活,在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了宣州,他的族叔是李云,官为校书郎,为了饯行而写成此诗。

不过整首诗比较特别的是,是给自己族叔饯行,但是字里行间表达的更多是自己的一些忧愁,下面的点评发现很专业,我直接引用过来了,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歌如诉,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一波三折,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这谢朓楼是什么来头,其实和黄鹤楼一般,都是有故事的楼阁,而且出自同一个人:李白,那一首是送别孟浩然所做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谢朓楼其实和人物“谢眺”有关,南北朝时,门阀名士,陈郡谢氏的谢朓担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阳山修建一楼,称“高斋”。而在诗中“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小谢就是谢眺,

当然我们现在看的是已经是重建建筑了。因为它在抗日战争时期(年)被日机炸毁。后来在年8月8日破土动工,翌年竣工。年5月,谢脁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首诗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能够看出李白对于谢眺的赞赏有加。当然李白来谢朓楼有很多次,比如这一首,相对来说没有第一首那么有名。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最后说一句:古诗这东西,得背得记下来,否则太难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95.html